苏仲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成都时所作。 眼底风光可纵观,舟人容我暂盘桓。 【注释】:眼前景色可以尽情欣赏,船夫也允许我稍作停留。盘桓:逗留、停留。 赏析:首句写眼前景,诗人站在船上,饱览眼前的江山胜景,心旷神怡。"可纵观"三字表现了诗人对这眼前的美景由衷的喜爱。 云烟断锁千山外,天地重开一境宽。 【注释】:连绵的群山被云雾遮掩着,似乎已经隔断了千山万壑。天与地重新分开
【注释】 乾坤:天地,指宇宙。斯楼:此楼,指岳阳楼。湖湘:湖南一带。几行吴树渺:几棵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的树木显得那么遥远。南来一片楚天浮:南方的一片天空显得那么空阔。湘君庙古风烟冷:指湘君庙在历史上的冷落,因为屈原在这里投江自尽,所以后来很少有人来拜谒。屈子坟荒草木愁:指诗人因怀念屈原而感到悲伤。迁客:被贬谪到外地做官的人。怀往事:回忆过去的事情。不胜清泪洒江流:指诗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
【注释】 过:经过,游览。 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 纵横:交错纵横。 剑戟:古代兵器,这里比喻山势险峻。 喷天风浪响春雷:形容水流湍急,声势如雷。 凤山:指凤凰山上。 高引云中去:凤凰山高入云端。 元:通“原”,原来。从:顺。 万壑:千山万壑。 生风:发出声响。闻虎啸:听到老虎的咆哮。 两崖:两岸。 斜日:夕阳西下。有猿哀:有猿猴啼叫。 瘴烟毒雾:瘴气和烟雾。夷人境: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老子
诗句原文: 辰州别驾小苏翁,履历溪山老病聋。 官府本无三异政,野人犹习五溪风。 寰中草木愁荒旱,化外夷人乐战攻。 倅郡未多头半白,江山应笑我无功。 注释: - 辰州别驾小苏翁:辰州别驾指的是在辰州(现湖南省沅陵县)担任官职的官员,小苏翁则可能是其字或绰号。 - 履历溪山老病聋:履历指的是经历,溪山代表家乡的山水风光,老病聋可能是指因为年龄大、身体不佳而变得耳聋。 - 官府本无三异政
过夷中途次四首·其三 渺渺舟航不计程,夷中山水未通名。 千形万状争呈怪,吐雾兴云显厥灵。 箫鼓绕船溪子笑,衣冠过峡野人惊。 全凭信义为戈甲,不怕夷酋胆不倾。 注释: - 渺渺舟航不计程:形容船只在江面上航行,不受距离的限制。 - 夷中山水未通名:指的是夷族地区山川河流的景色尚未被世人所知。 - 千形万状争呈怪:描述当地千变万化的景象,奇特而迷人。 - 吐雾兴云显厥灵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四川成都谒范文正公祠时作。诗人先写谒庙的经过,然后抒写自己的感想。全诗以咏史为主,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功业成就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停骖道左谒公祠,读尽磨崖想旧时”。这是写诗人到达成都,首先想到的是谒见文正公祠,于是停下车子去拜谒。在祠堂里,他读遍了碑文、摩崖刻字,缅怀当年公的功绩。 颔联“终岁庙堂无驻足,百年功业竟西陲”。这里说,虽然在朝为官
【译文】 险恶的狮滩旧时很有名,船夫到此也先感到惊奇。 乱石巉岩如剑戟立,奔流激荡声如雷鸣。 云洞幽深蛇鼠出没,岩崖险峻虎狼争斗。 游人来到这里抬头仰望,不要听猿啼声似有泪零。 注释: 1. 过狮滩:经过狮滩。 2. 舟人:指船夫、船员。 3. 惊:感到惊讶。 4. 巉岩:形容山石陡峻的样子。 5. 乱石:错落不平的石头。 6. 剑戟:古代兵器。 7. 奔激:急速奔腾。 8. 急湍:急流的水。
【注释】 过夷:地名。中途:途中的驿站。次:停留。 行止:行动和居住。只由天:完全听任命运安排。 敢把头颅歏老年:怎敢在人世间虚度晚年。敢,怎敢。 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两崖:两侧山崖。 遮日月:遮蔽日月光。 关山千里冒风烟:关山险恶,远隔千里,仍然能被风吹得尘土飞扬。 蛮郎:指少数民族的使者。赤脚:光着脚。争来迓:争相前来迎接。 麋鹿:指山林中的野兽。窥人:悄悄观察。不近前:不靠近人。 莫道
【注释】: 迢迢来路奈渠何:漫长的道路,奈何呢。渠:你。奈:无奈。 百转溪通夷獠境:山重水复的峡谷通向少数民族地区。 万重山隔犬羊窝:层层叠叠的大山把汉族与少数民族分隔开来。 潭深滩急长蛟占:深水处急流湍急,大鱼占据着水势。 树古崖高怪鸟歌:古老的大树和高耸入云的崖壁,传出奇异鸟儿的歌声。 跋涉不愁人笑我:长途跋涉不怕别人嘲笑我们。 聊因跋涉得诗多:因为经历了艰难的旅途,所以写下了许多诗句。
注释: 闻举黜陟之典自谓幽辱无疑 —— 听说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我自认为被贬谪是理所当然的。 不意圣恩广大留佐辰府 —— 没想到皇帝如此宽宏大量,让我留在京城辅佐皇上。 过望之外喜而有作 —— 超出我期望之外,非常高兴,于是写下这首诗。 久矣痴顽混世贤 —— 我已经很久没有像那些愚蠢的人那样混迹于世俗之中,做一个贤良的人了。 五年官守愧皇天 —— 五年的官职,让我深感惭愧,愧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