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注释和重点词句来分析。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这是第一段,作者在通州督粮,因为公务往来,所以有几次路过这里。作者把通州的美景分给同僚,让他们也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太平晓会”是第二段,作者写自己来到通州,看到春日的景色,觉得非常美丽。
【注释】 1. 太史楼:指太岁楼。楼在开封府西,是观察元宵灯火之处,又名“灯棚”。 2. 伐鼓频:指敲鼓声不断。 3. 香烟:指香炉中燃着的香烟缭绕不断。 4. 六三世代同尊祖:六三辈,指从曾祖父到孙子这一代。 5. 五百云礽(tìng)本一人:云礽,古代皇帝的年号。 6. 诗酒箫笙:即诗、酒、箫和笙。都是娱乐用的乐器。 7. 子孙兄弟满堂春:指家庭和睦,人丁兴旺。 8. 年年好景重相会
【注释】 奉寄梅主家兄:写给我的兄长。 奉寄:赠送;寄托。 梅主:对兄长的敬称。 家兄:指兄长,即兄长。 抱孙:抱着孙子;抚育孩子。 战兢: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的样子。 䬍(qiān)风尘:飘荡于风尘之中。比喻四处奔波,不得安宁。 百病侵:多种疾病缠身。 圣主:皇帝。 怜:爱;同情。 衰老骨:年迈体衰的身体。形容年纪大的人。 不胜斟:喝不尽;喝不完。形容酒多得喝不了。 【赏析】
梅主为家兄题二首 第一首 野水闲山共隐居,老梅遥种几多株。 一觞一咏渠依我,凌雪凌烟我共渠。 注释:野水和闲山一起构成了隐居的美景,我家兄在远处种了几棵老梅树。每次喝着酒吟诗的时候,你都会依着我去欣赏这美景,我们一同在雪花飘落、烟雾缭绕中赏梅饮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家兄深深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野水、闲山、老梅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梅主为家兄题二首 是梅依我我依梅,素分相投碧水隈。 有雪有花谁共赏,携诗携酒我还来。 注释:这两句诗意是说梅花与我是相互依附的关系,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梅花的素雅与我的性格相投,我们彼此相依在绿色的水边。 有雪有花谁共赏,携诗携酒我还来。 注释:即使有雪有花,也难以与人共赏,但我愿意带着诗和酒回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情谊的珍视。 清癯骨格怜同趣,洁白风声果异材。 注释
注释: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 太平:指太平年间或太平盛世。 晓会:早晨聚会。 莫厌我频来:不要嫌我来的频繁。 松径连云:松树环绕着山间小路。 古峒开:古老的山峒被打开。 一榻风烟:一张桌子周围弥漫着风和烟雾。 数株红紫:几株红色的紫色的花朵。 可徘徊:可以随意地走来走去。 家童先我供茶碗,羽客留人共酒杯:家里的仆人比我先到
诗句输出: 世短官迟事事忙,君亲无地著情长。 译文: 世间短暂而官职漫长,每天忙于各种事务。对于君亲之情,心中却无法表达。 注释: 1. 世短官迟:形容世事无常,官场忙碌。 2. 君亲无地著情长:表示对君亲之情的深切和无奈,无法表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官场的漫长,每天忙于各种事务,但对于君亲之情
【注释】: 1. 部檄督粮于通州——奉命到通州监督粮食的征收。 2. 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和同事一起,因为公务往来北京。 3. 因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因为途径的风景点不同,所以分为七个部分。 4. 太平晓会——平安无事的早晨相遇。 5. 月落钟声闻古寺,鸦惊乱起绕禅宫——月落之后,钟声传来;乌鸦惊飞,环绕在寺庙周围。 6. 烟横马首平原绿,云出山尖晓日红——大雾笼罩在马头,平原一片绿意
【注释】: 1. 太平晓会:指通州的景色。太平,指天下太平、安宁之意。晓会,即早晨聚会、游览之意。 2. 马深沟日未斜:指在通州的深沟里骑马时,太阳尚未偏斜。 3. 巍巍宫殿眼中赊:形容皇宫的壮丽景象仿佛在远方。巍巍,高大而雄伟的样子;眼中赊,远处模糊不清的意思。 4. 天生气象非人力:意即自然景观是天造地设,非人力所能创造的。 5. 地献洪图作帝家:意即地方贡献给皇帝的宏伟蓝图成为皇家的居所。
【解析】 1. 题干要求是“赏析”,所以答题时要结合全诗,从诗歌的意境、语言、手法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萧汝柔掌教”一句交代了写作背景:诗人在友人的任所,有感而作此诗。“掌教”即掌管教务,这里指担任学官。“讶无回书”一句点明自己与友人分别已久。“计程云水四千馀”,言距离之远。“三载”“两度”表明时间之长,也说明自己与友人分离的时间之久,表达了思念之情。 3. “墨迹可留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