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钟声闻古寺,鸦惊乱起绕禅宫。
烟横马首平原绿,云出山尖晓日红。
草色未干花底露,柳阴初起帽檐风。
游人惯见频来往,夹道儿童也笑公。

【注释】:

  1. 部檄督粮于通州——奉命到通州监督粮食的征收。
  2. 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和同事一起,因为公务往来北京。
  3. 因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因为途径的风景点不同,所以分为七个部分。
  4. 太平晓会——平安无事的早晨相遇。
  5. 月落钟声闻古寺,鸦惊乱起绕禅宫——月落之后,钟声传来;乌鸦惊飞,环绕在寺庙周围。
  6. 烟横马首平原绿,云出山尖晓日红——大雾笼罩在马头,平原一片绿意;山峰之上,晨曦染红了天空。
  7. 草色未干花底露,柳阴初起帽檐风——草地还没干透,花瓣底下的露水还挂着;柳树的阴影刚刚展开,帽檐下吹来的风是凉爽的。
  8. 游人惯见频来往,夹道儿童也笑公——游客们已经司空见惯,他们频繁地往来;路上的孩子们也笑了,他们觉得这位官员很可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官道上偶遇同僚,并被沿途景色所吸引而作的一首七律。诗中描写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旅途生活的欣赏。

第一句“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描绘了诗人奉命前往通州监督粮食征收的情景,以及与同事一同往来北京的经历。这一句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现了诗人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句“因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则是进一步描绘旅途中的景色。诗人把经过的地方分为七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各有特色。这种描述方式既展示了诗人对旅途风景的观察力,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月落钟声闻古寺,鸦惊乱起绕禅宫”,“烟横马首平原绿,云出山尖晓日红”则分别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和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两个画面,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第五六句“草色未干花底露,柳阴初起帽檐风”,则描绘了早晨的景色。诗人描述了草地上还没有干燥,花底下的露水还挂在上面;而柳树的阴影刚刚展开,帽檐下吹来的是凉爽的风。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也传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两句“游人惯见频来往,夹道儿童也笑公”则是对整个旅程的描述。诗人发现游客们已经习惯了他的到来,而且孩子们也喜欢他。这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得到了人们的接纳和喜爱,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他人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