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的《题恒斋》。以下是逐句的释义、译文和注释: 第一句: 雷风相薄卦为恒,有客斋居揭此名。 - 雷风相薄:指雷声与风声相互撞击的声音,比喻事物之间相互碰撞或竞争。 - 卦为恒:指这个卦象(卦象通常由易经的六十四卦组成)代表了永恒不变的性质。 - 有客斋居:指的是作者居住的这个地方,以“斋”命名,表明这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 - 揭此名:公开地展示或标明这个地方的名称。
市嚣何处着书声,山转城南不断青。 花扬春红来砚沼,岚浮暖翠入帘屏。 为儒有幸逢昭代,擢第应须趁妙龄。 我有他年云路约,题诗为谢草堂灵。 逐句释义: 1. 市嚣何处着书声,山转城南不断青。 注释:在喧闹的市场中,何处可以听到读书的声音?随着山转过城南,那一片青山依旧连绵不绝。 2. 花扬春红来砚沼,岚浮暖翠入帘屏。 注释:春天的花朵在砚台周围盛开,如同红色的花瓣飘散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皓首纷如羡壮夫,喧啾群里凤雏孤。 功名已许青年得,骨鲠悬知绝代无。 胪韵声声传殿陛,云梯步步接天衢。 一经不与籯金换,始信而翁识远图。 ``` 注释: - 皓首:白头发,表示人年老。 - 纷如:纷纷,形容多。 - 羡:羡慕。 - 凤雏:比喻年轻人。 - 喧啾:喧闹,嘈杂。 - 群里:指众多的年轻人中。 - 骨鲠:形容正直、坚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以及手法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题干所问,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答案】 ①抱琴无处觅知音:意思是说,自己没有知音,想弹奏琴却没有人能欣赏;②萍水那期偶盍簪:指像浮萍随波漂泊,偶然在水面相遇就相聚在一起,比喻朋友间偶然相聚。③试拂朱弦□古调:意思是尝试弹奏一下古琴的曲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风虎云龙庆会秋,庙堂方急栋梁求。 - "风虎云龙":比喻人才杰出,如同龙虎在天上飞翔,象征着人才辈出和国家需要英才的时代。 - "庆会秋":指秋季是一个庆祝的时刻,这里可能是指某个重要的庆典或会议。 - "庙堂方急栋梁求":庙堂(古代朝廷)正急需有才能的人来担任要职,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2. 东山已为苍生起,老范宁忘天下忧。
【注释】 九重:指皇宫。崔嵬:山高貌。诸侯:指地方长官。玉帛:指礼物,古时用作朝拜的礼物。江汉朝宗:指各地诸侯向皇帝朝拜。归海纳:指诸侯归顺皇帝。明良庆会:指朝廷的喜庆。自天开:指皇帝恩泽普施。仪韶:古代乐舞的总称。彩凤鸣阿阁:指凤凰来仪,在宫殿中起舞。阿:宫前高台。捧日:传说中有捧日神功曹。红云:指祥云。接上台:指天子接受诸侯贡献。朝罢:指皇帝退朝。论功颁宠锡:指论功行赏。颁宠锡:颁布奖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分析关键词语,注意诗中运用的典故,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进行赏析。 (1) 出京赴谪所——赴贬谪之地;赴任:到任、赴任。 (2) 曾将方寸质神明,亦有封章达帝廷。 曾:曾经,以往。方寸:心。神明:神灵,指天帝。封章:奏章。达:陈述,表达。 (3)
春夕旅怀 注释: - 万里东风故国情:指春天的风吹遍千里,带着故乡的情感。 - 十年几度凤凰城:凤凰城,古代传说中的美好城市,这里比喻京城,暗示作者长时间未能归乡。 - 衡阳雁尽春三月:衡阳是地名,雁南飞至此结束迁徙,春天的三月。 - 巫峡猿啼夜二更:巫峡位于今重庆奉节县东,猿啼声此起彼伏,夜深达二更天(子时)。 - 席上狂言因酒得:在宴会上随意说些话,因为醉酒的缘故。 - 镜中华发为愁生
译文: 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昨夜的一场病痛让我彻夜难眠,如今身体渐感轻松。我在床边倚着栏杆,长时间地凝视着窗外,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走出房门,拄着拐杖准备外出散步。虽然生活贫困,但幸好还有青毡垫作为坐具。岁月催人老,白发丛生,让人难以承受。人生能有几百年?何不开怀大笑,忘却一切烦恼,勉强吟诗作赋,聊以遣忧。 注释: 1. 下榻:指放下行李住宿。 2. 倚阑:靠在栏杆旁。 3. 百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首先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以及诗歌的情感基调。“寄同寮胡司封”一句,点明送别之人的身份,即胡司封;第二句写诗人在官场上的处境,意即舜日尧天被八垠,顾余无地可容身;第三句用典故来说明自己正直、清廉、不惧谗言,即使被投入豺虎之口也不惧怕。第四句以风烛残年、白发新生比喻自己一生坎坷不平,第五句写自己虽遭贬谪仍怀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