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注意把握诗中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怀。 【答案】 注释:耆(ji)老相传亦可嗟,耆是“长”,相传,指人们传说。嗟,感叹、叹息的意思。深山大泽自龙蛇,龙蛇,指蛟龙和神龟,古人认为龙生九子,其长子曰“赑屃”(bixi),似龙形有强梁之势,次子曰“螭吻”(chiwen),似兽形,有吞蚀物之状。又言“龙”者,取其变化无穷之意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悬钟”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渴望。 译文: 绝壁之上原本没有路可通,谁人特地铸成金钟。 神仙居住的地方一定难以诘问,只有弹落琴弦的余音和山松相伴。 赏析: 此诗是咏物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山崖上悬挂钟的情形。诗人想象奇特,把山崖上的钟比喻为仙人所铸。“绝壁”二字,点明山势之险,钟声之远,令人惊叹;“初无”二字,则写出了诗人登临的惊奇之感;“何处”二字
贪泉 泉水清澈,廉士亦贪,一酌忘情 1. 贪泉 - 贪泉位于广东省南海县石门镇,因传说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而得名,为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所饮。 - 吴隐之为官清廉,未至州二十里便饮贪泉,并赋诗《酌贪泉》,表达了对贪欲的厌恶和对廉洁的执着。 2. 吴隐之 -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以儒雅著名,年少孤高独立。 - 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等职,以清廉著称,曾卖狗嫁女以事母孝谨。 3
注释: 鲍姑井,指代一种神奇的井。为觅丹砂到海滨,意为在海中寻找仙丹。空山废井已生尘,意为这座废弃的井已经积满了灰尘。 不将一滴苏焦槁,意为这种神奇的井不使用一滴药物就能治愈疾病。神艾虚传解活人,意为这种神奇的药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地治愈病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秘的井,诗人通过描绘井的周围环境和它的功效来表达对神奇事物的向往和质疑。首句“为觅丹砂到海滨”
【注释】 漫:随意。 疑冢:为人所怀疑的墓葬,即盗葬。 禹:传说中的上古大禹,传说他在治水时,曾把天下九州分为九个州,并规定了九州的方位和名称,其中扬州在会稽山以南。 无:通“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曹操、赵佗的一段议论。作者首先用“漫说曹瞒七十馀”一句,表示自己随便说说,没有确凿根据,意在表明自己的看法是随意的、不严肃的。接着,又用“老佗疑冢更模糊”一句
【注释】宝象峰胜因寺:宝象寺在杭州灵隐寺内,为天竺十三古刹之一。苏轼《题宝象寺送仲殊归曹溪》诗:“宝象寺前竹径长,主人山舍月明中。”胜因寺,即宝象寺,故称。鸿蒙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唐白居易《钱塘春望寄卢员外审言》诗:“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此处“龙象”指佛寺。 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苏轼曾作《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此处指苏轼。苏轼在惠州时
【注释】 滴水岩:又名“飞来石”,在云南大理苍山应乐峰下。 飞涛:指洱海的波涛。苍崖壁立:形容悬崖峭壁,高耸挺拔。互回环:互相交错环绕。 列作:作为。南中第一山:大理州是云南省的西部,位于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之间,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之称,因此被称为“南中”。 【赏析】 《滴水岩》是一首咏古怀远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自然景观,后两句抒发感慨。 首句写景。六月天
雷洞 疑冢峥嵘此不封,麒麟仿佛是山中。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 注释: 雷洞:传说中的雷神居住之地。疑冢:传说中有雷神居住的坟墓被称为“疑冢”。峥嵘:高耸的样子。麒麟:神话中的四灵之一,象征着吉祥和尊贵。此处比喻雷神。仿佛:好像、似乎。是:指雷神所住之地。山中:指的是山里。后人:后来的人。未识:不知道。藏雷穴:隐藏有雷电的地方,即雷神的住所。踏破:踏过。苍苔:青苔。古甃空
【解析】 此诗为题咏蒲涧而作。“拔宅”三句,写诗人来到蒲涧的所见所感。“拔宅”,语出《列子•黄帝》中说,尧在位七十年,让位给舜,他离开宫室,手把着大门的把手,回头望了望,然后才离开。这两句是诗人以尧舜自况,说自己像尧舜那样超凡脱俗。“涧边”,点明地点;“空记”二字,说明自己来过但并不记得。“丹炉”指炼丹用的铁釜或石器,这里借指炼丹之所。“世间”两句,是说人间世多平庸之辈,难以寻得九节蒲
【注释】 沉香浦:指苏州西郊的虎丘。 一饮千金事已非,那容更载此香归:我喝下美酒后已经变得很穷了,哪里还用得着再运载这香回去呢?“一饮千金”是李白自比,说自己喝酒花了很多钱。“那容”就是“哪能”、“怎能”,即怎么能够。“更载此香归”即运载这香回去。 若教到此方投去,早落人间第二机:假如让我到这里投胎,早就落到了人间第二等的机缘中去了。“若教”即假如,“到此方投去”即投胎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