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孺
枯坟曾阅几兴亡,行客徘徊古道傍。 茅屋一间无处觅,可怜不似楚昭王。 注释: - 任嚣墓:指的是位于广州市中心的迎宾馆里的一座小土岗,上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 - 枯坟:形容这座坟墓已经荒废,没有生机。 - 阅:阅读、经历。 - 兴亡:指国家的盛衰更替。 - 行客:行走的旅人。 - 古道傍:古老的道路旁边,这里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沧桑感。 - 茅屋:简陋的住所。 - 无觅处:没有地方可以找到。 -
流杯池 坳石天然印曲流,飞觞寂寞几春秋。 山阴千古夸陈迹,此地何人记旧游。 注释: 坳石:指曲折的溪流在石头上形成的形状。 飞觞:指酒杯在空中飞舞。 山阴:指浙江绍兴市的山阴县。陈迹:指古代遗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流杯池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流杯池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
诗句原文: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毗卢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翻译:在寻找失落的踪迹时,人们相信是有人在这个地方传授了知识。毗卢四万八千卷书籍,墨水如此深邃。 注释: 1. 笔授轩:一种书房或读书的地方,通常有书架和书桌等设施。 2. 制止遗踪:阻止人们迷失方向或寻找不到目标。 3. 相传笔授:据说有人在那里传授知识。 4. 此丛林:指代那个传授知识的场所。 5. 毗卢
【注释】东南:指南方。楼阁:指山中的楼台亭阁。翚:五彩羽毛,传说是凤凰的羽毛。更须:还应当。 赏析: “东南佳气盛衣冠”句,描绘的是灵州东南边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饶的景象;“楼阁翚飞缥缈间”句,则描写了山间楼台亭阁的雄奇壮观;“疑是落星湾”句,则想象了在灵州东南边看到美丽的风景,使人联想到银河从天而降;“更须题作小金山”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灵州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灵州的描绘
注释: 甘溪:甘溪镇,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陵谷迁移一梦中:陵谷变迁如同一场梦。 春尽踏青人不见:春天已过,人们已经不踏青。 桄榔老大木棉红:桄榔树长得很大,而木棉树却红了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甘溪镇景色与人情的诗。首句“甘溪依约旧城东”,描绘了甘溪镇旧城东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第二句“陵谷迁移一梦中”,表达了时间变迁的迅速与无情,让人感到岁月如梦,世事无常。
注释:吕嘉积石浪相传,这是说吕嘉的石头浪子传说。双阙天开尚宛然,双阙天开,指宫殿门楼高耸入云的景象依然如故。成败古来俱一梦,古今成败如同一场梦。千秋何似老楼船,千秋万代,像极了那艘破旧的楼船。 赏析:此诗为咏史之作,借咏吕嘉的事迹抒发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开头两句“双阙天开尚宛然”和“成败古来俱一梦”,是诗人从历史的大背景中看到的历史规律的反映
注释:鉴空阁位于灵洲右岸,石门左岸,何时在晴空中飞阁倚天? 南游不用看图画,曾向坡仙句里闻。 赏析:《鉴空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此诗以鉴空阁为题,借景抒怀。首句写阁之位置,二句写阁之气势,三句写阁之景色,四句写阁之传说,末句点明题旨。全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之中,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又抒发了人生如梦、世事如烟的感慨
【注释】 九曜:指日、月、星、辰、龙、虎、玉兔、勾陈等九种星辰。 石:即“璇”。 参立:三峰耸峙。 倚空明:高耸入云,如凌空之明灯。 好事:好事者。指那些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人。 列星:众星。 运石:转运石头,指用法术把石头变成金银或其它宝物。 赎罪:赎取罪行。 缇萦:汉文帝时人,曾以身赎父之罪。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诗人因被冤入狱而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九峰参立倚空明”,写山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 ①“撤茅易瓦利无穷”是说,广平郡的长官撤除草屋,换掉瓦片,修整堂宇,其目的是要使这堂永远兴盛。②“盍种甘棠比召公”是说,在堂中种上一棵甘棠树,以表示纪念召伯(即召公)的功绩,并希望广平郡长也能像召公一样,为政清廉,为民造福。③“大手断碑何处觅”是说,如今这棵甘棠树还在,而当年那棵碑却不知被谁砍断了。④“典型犹见此堂中”是说,尽管碑已被砍断
南濠 经营犹记旧歌谣,来往舟人趁海潮。 风物眼前何所似,扬州二十四红桥。 注释 - 经营:这里指经营或管理。 - 旧歌谣:指的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这个地方的歌谣或故事。 - 来往舟人:指在河上往返航行的船夫和船只。 - 趁海潮:利用潮水涨落来帮助船只前行。 - 风物:自然风光及事物。 - 眼前:眼前的景象或情况。 - 何所似:如何能与之相比? - 二十四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