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治
以下是对这首诗《常熟顾氏芙蓉庄红豆树歌》的赏析: - 诗句原文: 芙蓉庄前红豆树,风枝雨叶数百年。 素花冉冉露垂地,朱实离离霞照天。 清阴阅世浑如乍,何人垂老开亭榭? 宋玉家教庾信居,谢安墩许荆公借。 当时小劫换沧桑,满目兴衰吊夕阳。 宰相名园荒绿野,将军大树撼青霜。 可怜才望倾山斗,璧月歌残人白首。 婆娑屡顾东阳槐,凄怆还攀汉南柳。 见说高秋张管弦,相思子缀画栏前。 我闻室里拈花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作者送别好友叶书山先生归里的场景。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和赏析: 1. 怀抱异时俗,居官亦隐沦 - 怀抱异时俗:"怀抱"在这里指内心的想法或情感,"异时俗"则表示与众不同,超然物外。整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内心有着与世俗不同的想法和情感,不愿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 - 居官亦隐沦:"居官"指的是在官场任职,"亦隐沦"则是说即使是在担任官职的时候
【注释】 东平:地名,在今山东。曹竹墟:地名,在今山东曹县东南。辛巳: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次韵:即依韵诗,按原韵写诗。寄之:写给曹竹墟的人。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 前年:去年。风雪中:指旅途艰险,天气恶劣。还乡里:回到故乡。 今年暮春天,别君凤城里。 暮春:晚春或初夏。凤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因城内有凤凰山而得名。别君:分别了您。凤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因城内有凤凰山而得名。
注释: 1. 常熟顾氏芙蓉庄红豆树歌:常熟顾氏的芙蓉庄有一颗红豆树。 2. 菊径曾经纪义熙,草堂空自谈天宝:我曾经在菊花小径上度过,谈论过唐末的义熙皇帝和天宝年间的事情。 3. 东风吹暖入山城,闻道孙枝昨更生:东风吹来温暖,进入山城,听说昨天又长出了新的红豆花。 4. 何日繁葩满春昼,金尊檀板听莺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繁花满眼的春天午后,坐在金尊檀板旁聆听黄莺的声音。 赏析:
夭桃三月红雨飞,水边修禊春风微。 夭夭桃花盛开于三月,红色的花瓣如雨般飘落。水边的人们在春风的吹拂下修禊(一种古代的祭祀活动),春风轻轻拂过水面。 采兰仕女青玉佩,折花郎君白袷衣。 采兰的女子佩戴着青色的玉佩,折花的男子穿着白色的夹衣。这些画面展现了古代女子的优雅和男子的英俊,他们都是贵族身份。 接天草色日将夕,满路莺啼人未归。 天空中的草地颜色与天空相连,夕阳即将落下,鸟儿在歌唱
这首诗是明朝的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仓卒 - 仓卒:匆匆忙忙的样子。 译文:仓促中,我草拟了一封书信。 2. 属草真传用左徒 - 属草:草率写信。 - 真传:确实的传承。 - 用左徒:使用左丘明(《左传》作者)。 译文:仓促之中,我匆忙地写信,这确实是左丘明的真传。 3. 登坛高议日纷如 - 登坛:登临讲坛,指登高一呼,召集众人。 - 高议:高谈阔论
《练光楼小集 偶借春光一倚楼,顿令才士感前游。十年残梦俱鸿爪,万里归人乍白头。流水无情终惜别,名山有酒便消愁。拂衣更向沧江笑,何处云天是十洲。》是一首清代诗人王文治所作的诗。接下来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偶借春光一倚楼”,表达了作者偶然间借用春天的美景来倚靠在楼上的情景。 第二句“顿令才士感前游”,意味着这一情景让在场的文人学士们感受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十年残梦俱鸿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诗为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下均注明了注释。 第一、二句:安南国贡使阮辉𠐓登岳阳楼有句“云雾借山光吞去鸟”,意思是说,那云烟仿佛从山峰中借来的,竟将飞鸟也吞没了。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云雾之浓密。“去鸟归渔”两句是说,诗人在镜上数着归巢的飞鸟,觉得这些新近入朝的文官,颇觉新鲜。“交趾才”三字的意思是说
【注】顾:看。 译文:我偶然向往那山林幽壑,走出城门就顺着溪流走。 一路行走不知多远,终于来到深深的山谷之中。 山色荒凉却更显秀美,水色清澈寒气更浓。 高高的松树坠下残雪,冻雨洒在幽深的竹林。 古殿长满苔藓,孤塔留云宿夜。 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晴天阳光荡漾波光。 渔舟在天边归航,凫和鸥在水中相伴嬉戏。 怅惘惆怅羁旅之人,怀古伤幽独情凄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首联是说作者偶一兴起
【注释】 安:安定;安宁。 道:路,指田野小路。 即事:眼前景物。 垂杨:杨柳。 春水:春天的河水。 满塘:池塘满溢。 风过处:风吹过的地方。 杂:交错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写春天在乡村田野间行走的感受,诗中描写了春雨润泽、春水涌动、日暮平原、菜花豆花香等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 夜来春雨滋润着杨柳树,春水涌动,填满了池塘。 日暮平原风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