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注释】 ①蜀郡:指四川一带。②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山高路险,是入蜀的必经之地。③戎(róng):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④檄(xí xié):古代用于征发、晓谕等的文书。⑤田戎:指南蛮。⑥重:再。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岑参任成都武侯祠判官时写的,是一首赠给友人的诗作。全诗以议论和抒情为主,兼有叙事和写景,语言朴实无华,但气势充沛。 首句起笔不凡
【注释】 金方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成都尹(成都府的长官),因号金方伯。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面,有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遗迹,是成都名胜之一。 灌口:今四川广汉西北,与彭门相近。神鸦:即白鹭。《诗经·小雅·斯干》:“如鸣佩玉,不令自白。如鸣佩玉,承容止之。”朱熹集传:“言白鸟鸣叫,犹如佩玉声,其音和顺而清美。” 百花潭:在成都西门外,相传为汉代文翁开凿,后以种花为业者甚多
“一滴庵联”指的应该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序》中的名句。原文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译文:三千多年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替;八十一家文字,都各有其独到之处和独特魅力。 注释: - 落霞(rú chá):夕阳西下的晚霞,泛指晚景。 - 孤鹜(wù):野鸭,此处借代文人墨客或诗人。 - 秋水(qiū shuǐ):秋天的水波,泛指自然景观。 -
【注释】 1. 千秋:指时间久远。南浦:古称长江入洞庭湖处的江口。 2. 险阻控三巴:三巴,即今四川、云南、湖南一带。 3. 恶少仍雕面:形容那些凶顽的小人。雕面,形容其面容凶狠。 4. 通侯各建牙:指古代的封爵制度中,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标志。 5. 豺虎:比喻凶恶的人。此处借“豺”字暗指凶恶之人。 6. 吾道一龙蛇:指自己的主张与行为如同蛟龙和蛇一样,充满变化和力量。 7. 鼓角寒城暮
《送毛斧季归常熟》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清代诗人王士禛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昆湖有真隐:这里的“昆湖”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或山湖,象征着宁静和隐居的理想之地。而“真隐”则表达了对真正的隐士生活的向往,他们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 2. 金粟缅高风:金粟可能是指某种植物,如银杏,其果实呈金黄色,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在这里,“缅”可能意味着敬仰或怀念
【诗句释义】 1. 龙性讵能驯,依然七尺身:意指即使是龙(象征高贵、强大),也不能被驯服或改变其本性(即七尺之躯),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尊贵与力量。 2. 谁从燎原日,还忆徙薪人:比喻那些在熊熊烈火中奋力扑灭火焰的人们(如古代的消防英雄),现在回想起来,不禁会想起曾帮助过他们的智者或先驱者(如古代的先哲)。 3. 肝胆酬明主,风霜老逐臣:形容忠诚于国家,用生命和热血为君主服务的人(即忠臣)
秭归夜泊 江水茫茫去,西风感鬓丝。 峡深夔子国,月上屈原祠。 滩响夜方急,猿声寒更悲。 楚天摇落后,何处采江蓠。 译文: 江水在漫漫的夜色中流淌,西风吹拂着鬓角,让人感到一丝萧瑟。 三峡之深处是古夔州之地,月光照耀下的屈原祠堂显得格外凄凉。 夜幕降临,波浪拍打的声音更为急促,而山中的猿啼声也更加凄冷,让人心酸。 楚国的天空被乌云遮住,显得阴沉,不知何时才能恢复往日的晴朗。 此时我站在江边
【注释】 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春芜绿:春天草木茂盛,野草长得很茂盛。 纷纷:众多的样子。蝴蝶飞:指蝶恋花。 花朝:指立春日。暮雨:傍晚下雨。寒食:古代节气名,节前一、二日禁火冷食。征衣:行路时所穿的衣服。 道路:指旅途。知己:了解你的人,朋友。 登临:登上高处远望。不当归:不能归来。 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山上有很多水竹,可以隐居。 掩荆扉:用荆木做的门,是隐者居住的地方。 【赏析】
【注释】: 戮力还羌帅:努力平定羌人的叛乱。戮力,尽其全力,这里指用全力平定羌人的叛乱。 孤忠有法王:只有忠诚才能得到法王的奖赏。孤忠,指自己忠诚,没有私心。法王,对君主的尊称。 不缘蒙上赏:如果不是因蒙受皇上的赏识而获赏赐。缘,因为。 何以警无将:用什么来警告那些将领们要警惕? 天狗过秦野:天上的狗从秦地上空飞过。 髦牛限鬼方:牦牛和公牛在边界徘徊。髦、公牛,都是牲畜的名称。 古来称陇蜀
过长沮桀溺耦耕处 曾读陶公传,辽辽沮溺心。 耦耕余故迹,流水抱寒岑。 鸟下日将夕,云归山半阴。 从来避世者,不厌入林深。 注释: - 过长沮、桀溺耦耕处:路过长沮和桀溺一起耕作的地方。 - 曾读陶公传:曾经读过杜甫关于陶渊明的传记。 - 辽辽沮溺心:心胸宽广如沮、溺一般。 - 耦耕余故迹:耦耕(两人并肩耕作)留下的旧迹。 - 流水抱寒岑:溪水环绕着冷峻的山峰。 - 鸟下日将夕:傍晚时分,鸟儿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