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这首诗是王勃在黄鹤楼与江夏尹告别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 我还没有参与过战争,但能够保护我的家园。 - 在没有战争的地方,我能看到壮丽的景色。 - 荆楚地区的山川壮美,令人心旷神怡。 - 鹤在天空中叫唤,声音嘹亮。江边的禹庙显得更加庄严。 - 船帆控住南北方向,节镇在此旬宣。 - 令尹乘着闲暇时光来此,使君与我同席共饮。 - 炎热的天气无法飘到这里,这里为何如此清凉?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读懂原诗,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注释,进行赏析。 “银鞍白马渡江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汉阳”是今武汉市的古名。“银鞍白马”,形容友人的坐骑;“渡江”指从汉口渡过长江。“相逢一笑回”,写与友人相遇时的情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联“若𨕥汉江无咫尺,思心何事日悠哉”,意思是说:如果汉江有千里之遥
【诗句释义】 秋气篇:秋天的边城 边城秋气肃,夜惨角声长。 废草烟中绿,寒云塞上黄。 万里警烽火,十载忆河梁。 闻砧俱掩泣,见月共愁乡。 亦有观津妇,仍闻洛下妆。 啼粉生阴藓,孤衾恋故香。 当窗工织素,织指怯缝裳。 络纬萧萧雨,蒹葭夜夜霜。 镜尘深一尺,书泪漫千行。 妾心岂畏晚,思君诚可伤。 译文: 边城秋天的气息肃杀,夜晚凄厉的号角声久久不绝。 被废弃的草木在烟雾中显得生机勃勃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公的敬仰和祝福。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谏草占心赤,丹青得貌真。 注释:谏草指的是古代官员上奏皇帝时使用的文书,占心赤意味着这份文书充满了忠心和热情;丹青得貌真则是指这份文书的描绘非常真实生动。 2. 山中炼金石,霞外隐麒麟。 注释:炼金石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矿石,据说可以提炼出黄金;霞外隐麒麟则是形容这种矿石隐藏在美丽的景色之中
【注释】 蚤:通“早”,早早。投簪:把簪子扔下,指辞官归隐。钦:敬。遗俗情:指张注先生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丘园:指隐居的地方。白日:指阳光明媚的日子。眉宇紫芝明:指人眉清目秀,气度不凡。上德:这里指高尚的道德品质。绥:安。多祉:多种福分。贤孙:指有德行的子孙。令名:好名声。道身:修身养性之道。身愈泰:修身养性而身体健康。虑澹物俱轻:心中无所牵挂,一切随缘。冲逸境:指闲适的境界。无生:没有生死之念。
效闺中语二首 小小亭台曲曲栏,支颐独倚悄无言。 杨花飞处春衫薄,风信今朝第几番。 诗句释义 1. 小小亭台曲曲栏,支颐独倚悄无言。 - 亭台: 指一种小巧的建筑,通常用于观赏风景或休憩。 - 曲曲: 形容曲折、蜿蜒。 - 支颐: 手托下巴,形象地表示沉思或静坐的样子。 - 悄无言: 安静无声,没有话语交流。 2. 杨花飞处春衫薄,风信今朝第几番。 - 杨花飞处: 描述春天的景色
诗句: 西门沙丘颓欲崩,思望芒山强自登。正愁陇树模糊甚,更著浮云蔽泰陵。 译文: 西门边沙石堆积的丘陵正在崩塌,我思念远山,于是强行登上了山。但看到远处的山峦被云雾遮蔽,视线模糊不清。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祯卿在九日游眺中的三首绝句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西门沙丘颓欲崩”,形象地描绘了西门边的沙石堆积的丘陵正在崩塌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
《九日游眺三绝句·其二》是明朝诗人徐祯卿所作,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边州,强忍着客愁出游的情景。下面将逐一解读各句: - 频年摇落寄边州:“频年”表示多年的时间,“摇落”在这里指的是秋天的萧瑟景象,意味着诗人多年来一直在边远的州郡,承受着自然的凋零和岁月的变迁。 - 无赖今晨强出游:“无赖”是无奈的意思,“今晨”指的是早晨,“强出游”表达了诗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出门
北来陇野太萧条,旅客登临思易消。天入燕关真自迥,云开碣石未为遥: 诗句大意描述的是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来到荒凉的陇野之境,内心感慨万千,不禁引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的追忆。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只见天边的燕山关口显得格外的高远、独立,仿佛与尘世隔绝。而那云雾缭绕的碣石山也似乎离他很远,无法触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译文:
【注释】送萧若愚 送君南下巴渝深,我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何方知何处,千山万壑暮猿吟。 译文及赏析 注释 送萧若愚:送给萧若愚 南下巴渝深:在巴渝(即重庆)的南边 予亦迢迢湘水心:我也是远在湘水的心中 前路何方知何处:前方的路在哪里? 千山万壑暮猿吟:山峦叠嶂,黄昏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