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宝
其六 杜曲花光浓似酒,灞陵春色老于人。
绝句三首其二 一夜西风旅雁秋,背身调镞索征裘。 关山落尽黄榆叶,驻马谁家唱石州。 注释解析 - 一夜西风旅雁秋:描述的是夜晚的西风吹动着旅居在外的人们,使得秋意更甚。西风象征着萧瑟与离别,而“旅雁”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 背身调镞索征裘:这里的“调镞”和“索征”可能指的是准备出发或旅途中的准备工作,而“裘”是冬天用来御寒的衣物。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
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定型的、具有严格格律的四行诗。其内容往往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下面将结合注释对该诗进行解析: 诗词原文与翻译 江云薄薄日斜晖,江馆萧条独掩扉。 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犹作一双飞。 注释 1. 江云薄薄日斜晖:描述了江边天空中飘浮的云彩轻薄而稀疏,太阳斜挂在天空,发出微弱的光辉。江馆,指江边的宾馆或者别墅,这里指的是江边的一个住所。 2. 梁燕不知人事改
【赏析】 松滋东禅院,在湖北省松滋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游此院时所写,作于公元846年(唐咸通七年)春。 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图:百花深处有座小危楼,千步苍苔直通叶舟。危楼,高耸的楼宇;苍苔,深绿的苔藓。百花,指山中的花草树木。这里“百花”与“小危楼”、“苍苔”和“叶舟”连用,构成一个意境深远的画面。“百花”既指自然景色之美,也借喻诗人自己的遭遇。危楼,高耸入云的楼宇。小楼,说明它不高
秋阴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 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作吹笙。 注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文宝的作品《题缑氏山王子晋祠》。首句“秋阴漠漠秋云轻”,描绘了秋天天空中阴沉的氛围和轻盈的云彩;次句“缑氏山头月正明”,点明了地点在缑氏山,而月亮此时正好明亮;第三句“帝子西飞仙驭远”,借用了王子晋的故事,表达了对仙人离去后留下的空旷之地的遐想;末句“不知何处作吹笙”,则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行人慵过景阳宫,宫畔离离禾黍风。” - 注释:行人(此处指的是诗人),慵过(指懒散地经过),景阳宫(古代皇宫名,此指代皇宫)。离离禾黍风(形容田野中禾苗随风摇曳的景象),这里的“禾黍”泛指农田里的庄稼。 - 译文:行人懒得经过华丽的景阳宫,宫边风吹动着稀疏的禾苗。 -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萧瑟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温泉的潺湲声如燎岭之云,玉石鱼龙换尽了旧日与今朝。只见开元年间无事可做已久,不知道贞观年间用功深重。笼中的鸟儿没有言语,衣中也没有雪,堆里却埋有黄金粟粒。惆怅于群邪负恩泽,始知夷甫少经心。 注释: 1. 潺湲如燎岭云阴:形容温泉的水声如同燎原之火的烟雾笼罩着山间云雾。"潺湲"是水流动的声音,"如"表示比喻
诗句释义 1 客舍愁经百五春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因为旅途的劳顿或心情不佳而感到忧愁,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但依然感到郁闷。"客舍"指的是旅店或者旅馆,"愁经百五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仍感到忧郁的心情。 2. 雨馀溪寺绿无尘 - 这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溪边的寺庙显得更加清新,绿色植物没有受到雨水的污染。"雨馀"意味着雨后,"溪寺"指的是山间的寺庙,"绿无尘"形容植物在雨水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没有灰尘
郢城新亭 每到新亭即厌归,野香经雨长松围。 四檐山色消繁暑,一局棋声下翠微。 冰片角巾簪涧月,锦文拳石砌苔矶。 近来学得笼中鹘,回避流莺笑不飞。 释义:每次来到新的亭子都会感到厌倦,野花的香气在雨后更加浓郁,周围被松树围绕,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四檐下的景色随着山色逐渐消退,为炎热带来一丝凉爽。棋盘上的棋声和绿树、青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最近学会了如何用笼子里的鹘来捕捉流莺
注释: 吟诗的人在空荡的廊子中徘徊,更走到栏杆处,只见绣花窗户的灯光映照在栏干上。燕子在屋檐下栖宿,黄莺在树枝上栖息,都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夜深了,细雨潇潇地飘落着,使这寂静的夜晚更加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独自在空荡的廊子里,看着窗外的景象,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的孤独。首句“吟绕虚廊更向阑”,描绘了诗人在空旷的廊子里徘徊的情景,通过“吟绕”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