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
【注释】 黔中:贵州的中部,即今贵州遵义一带。黔东:指贵州东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阻修:受阻于险路。阻,阻碍、阻隔。 半年:半年多时间。 穷节:指坚守自己的操行和气节。 孤舟:孤零零的船。 夕霭垂阴野:傍晚时分,云雾萦绕在山野之上。 晨光动积流:早上阳光照耀着江水,水波荡漾。 家山:家乡的山。 【赏析】 此诗首联点出“归”,是作者自黔地归来途中旅宿淮上时所感。“自”字领起一联,写自己旅途中的感受
诗句释义: 1. 眉州别李使君 - 这是在表达与一位名叫李的高级官员的离别。 2. 回首雪峰前 - "雪峰"可能是指某座山,"回首"则表示回顾或思考。 3. 朱门心杳然 - "朱门"通常指富贵之家的门,"杳然"则表示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和思念(杳然无踪)。 4. 离人自呜咽 - "离人"指的是即将离去的人,"呜咽"是形容声音低沉而悲伤的哭泣。 5. 流水莫潺湲 - "流水"在这里比喻流逝的时间
黔中初罢职,薄俸亦无残。 黔中:指贵州境内。黔中地区偏远,故用“黔中”表示。 薄俸:微薄的俸禄。 亦无残:也不至于贫困。 举目乡关远,携家旅食难。 举目:放眼望去。乡关:家乡,这里指故乡。 携家:带着家人。旅食:以行商为业,靠卖食物为生。 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 两鬓:指人的两鬓,即年迈之发。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变白。 何劳:何必。把镜看:照镜子。这里是说不必自怜、自悲。 译文:
酬姚覃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 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 注释:即使再次相见,也难以倾诉内心的寂寥和孤单。醉酒后我安然地躺在春草丛中,任由思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在夜幕降临时,我静静地坐在灯下沉思,试图将心中的烦恼化为文字。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注释:泪水不禁滑落,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虽然已经回到了家乡,但是回家的道路却如此遥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回归后路途的漫长
【注释】 家吴:指家乡在吴郡。闻:听说,传闻。入蜀:到四川去。乖离:违背、不顺利。第一: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何:多么。都城:指京城长安(今西安)。命数:命运。终奇:最终奇特。况:何况。冤抱:冤屈郁积。经春杜魄随:春天时魂魄飘荡不定。 【赏析】 此诗为送友人去蜀地所作。首联写诗人听到友人将入蜀的消息后所生之愁;颔联写友人入川之后可能遭遇的诸多困难;颈联写友人入蜀之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不幸和不顺
江夏春感旧 东风出海门,处处动林园。 泽国雪霜少,沙汀花木繁。 暖鱼依水浅,晴雁入空翻。 何处阳和力,生萍不驻根。 注释: - 东风出海门:东风从海上的出口吹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处处动林园:到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树木和园林都开始生机勃勃。 - 泽国雪霜少:湖泊周围的地区因为靠近海洋,所以雪和霜相对较少,显得更加温暖。 - 沙汀花木繁:沙滩上的草木因为水分充足而繁茂生长。 -
【注释】 1. 高科——科举考试中的高级科目。唐时以进士、明经等为高科。 2. 终自致——终于自己得到。 3. 志业——指抱负和事业。 4. 公道——公平正直的人。 5. 秋归方觉好——秋天归来才觉得好。 6. 旧梦始知真——以前的梦想才知道是真的。 7. 青山宅——美丽的山中住宅。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作者送好友许棠及第(考中进士)回家途中的即兴之作
注释:长安(指京城),本是繁华之地,然而这里却名不显。端居(指隐居)于此处,有道(指道家思想)之情。 睡梦醒来后,春梦已断。书香四溢的夜晚,我满怀激情地挥笔疾书。老去之人,不知归向哪里?闲暇之余,度过此生足矣。江湖终有一天,我将拜别此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首联以“帝里本无名”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颔联“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则描绘了他在夜深人静时
【注释】 九衢:指京城长安,古代以“九”为多,所以有“九衢”之称。一匝:周游一圈。 累日:连日。余事:多余的事情。 清世:清明的政治环境。蹇(jiǎn)难:不顺利。 春觉:春天到来的感觉。暄:暖和、温暖。 翻覆:多次反复。吟:吟咏。佳句:美好的诗句。酬:答谢。国士恩:国家的大恩。 【赏析】 这首诗是酬答范仲淹的。冬夜作者与范秘书同游长安,两人谈得投机,诗人很感激范秘书对己的知遇之恩,于是写诗相赠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赋得长城斑竹杖”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意思是:我得到一根修长的斑竹杖,它是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时砍伐下来的。“秦兴版筑时,剪伐不知谁。”意思是:秦朝开始修筑长城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砍下的竹子做成了这根斑竹杖。“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异代”指不同朝代,“馀根”是指剩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