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晓坐 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 他山已击钟,独树初啼鸟。四体既调柔,众境亦深窈。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任性无外求,一静万缘了。何事尘中人,百年徒扰扰。 注释: 1. 梦破不成寐:梦境破灭,未能入睡。 2. 茅斋:简陋的住所。 3. 他山已击钟:比喻世事纷扰,如同远处传来的钟声一样让人心烦。 4. 独树初啼鸟:形容清晨时分鸟儿开始鸣叫的景象。 5. 四体既调柔:四肢已经变得柔软和灵活。 6.
送僧 云作达人性,东西无定居。重逢在京阙,忽忆归园庐。 水宿傍江市,山行见樵车。后期难重寻,握手空踌躇。 注释: 1. 云作达人性:意为云可以洞察人的本性。 2. 东西无定居:形容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3. 重逢在京阙:在京城再次遇见他。京阙指代京城,古代对帝王住的地方的别称。 4. 忽忆归园庐:突然想起了家乡的小屋。园庐指代自己的家,即家园。 5. 水宿傍江市:住宿在靠近江边的市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吾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吾身 其一 东西南北人,寂寞住岩涧。 年衰鬓凝霜,客久衣绝屧。 何须念粱肉,且复饱藜苋。 犹患有吾身,身死即无患。 注释: - 吾身 其一:第一首诗。 - 东西南北人:指四方各地的人们。 - 寂寞住岩涧:孤独地居住在山涧里。 - 年衰鬓凝霜: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 - 客久衣绝屧:客人在外面时间长了,衣服都穿破了。 -
【注释】 过野人居:经过一个野人的房子。 闲人无外事: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人。 饭馀聊散策:在吃晚饭后,随意地走走。 路逢一老翁,疑是避秦客:在路上遇见一位老翁,好像他是为逃避暴秦而隐居在此。 招携过别墅,茅茨翳桑麦:请我过去坐坐,那别墅的茅草房遮盖着桑树和麦子。 唯闻鸡犬声,了无车马迹:只有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却没有看到车马的痕迹。 自言入山来,居然长儿息:他告诉我他已经隐居山林
吾身其二 【注释】 趋时非好步:追求时尚并不一定是好事,就像人走在路上一样。 步步青山归:每一步都踏着青山的回归,比喻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次进步或成就。 眼界绝尘垢:眼界(指心境)远离世俗的纷扰和污垢,保持清明纯净。 耳根遗是非:耳朵听不见是非之争,表明内心宁静淡泊。 充肠草木实:内心充实,如同草木一般质朴自然。 被体云霞衣:身体被云霞般的衣裳所覆盖,比喻生活简朴而美好。 吾贫岂当念:我虽贫穷
赠同志 我本无生俦,涉有乖素愿。 百年直寄耳,倏忽如过电。 犹记学语时,老色遽满面。 富贵非所希,吾道在贫贱。 往事绝寻思,残生喜强健。 忘机有白鸥,消日赖黄卷。 今辰扶杖出,穷探不知倦。 与子偶相逢,抵掌说嘉遁。 同歌紫芝曲,共饱青精饭。 世人不相知,心通亦何闷。 注释: 1. 无生俦:没有生死的伙伴。俦,同伴。 2. 乖:违背,不合。 3. 寄:寄托。 4. 倏忽:忽然,极短的时间。 5.
【注释】 1. 子静野鹿性:指王子静的性格如同野生的鹿一样自然。 2. 萧散逃絷鞿:形容王子静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3. 倚诗以为田:依靠诗歌来耕种心灵。 4. 曾弗忧年饥:从不担心年岁不丰收。 5. 诗肠有馀积,诗貌无多肥。:形容他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并不胖,用诗歌来填充内心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6. 朝吟暮亦吟,吐屑常霏霏:早晨吟诵、夜晚吟咏,不停地吟唱。吐屑即吐字,霏霏即纷纷扬扬。 7.
【注释】 日夕佳:日落时。 城市多浑浊,溪山宜避喧:城市污秽不堪,山林幽静宜人。 山色日在门,变态从朝昏:山景因时间而变化,早晨和傍晚的景象各异。 悠然得之心,真乐方自存:只有心志宁静,才能真正享受快乐。 此心诚不渝,轩冕何足论:只要保持坚定的志向,富贵荣华又有何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作者借描写山水景色来抒发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然宁静心境的思想情感。全诗写景清新、意境恬淡
【注释】 ①“放浪”句:指我放浪不羁,漫游名山。 ②“山水”句:山中水声悦人心意。 ③“穷日”二句:形容游览一天仍不知疲倦,越走越深幽。 ④“空籁”句:指自然的声音,如同风声。 ⑤“奇峰”句:山中奇异的山峰像云雾一样飘渺。 ⑥“濯足”句:洗脚时投石于溪流,以取清凉,又投锡箔(一种金属片)入古寺。 ⑦“长廊”句:在长廊中遇见真僧。 ⑧“妙语”句:真僧说了许多精妙的话。 ⑨“道我”二句
屏居 屏居泉石间,所乐在闲纵。 山田与山果,皆吾手自种。 禾穗已垂颖,栗包初拆缝。 一饱既可期,肯复作诗用。 注释: 屏居:隐居。 屏居泉石间:隐居在泉水旁的石头上。 所乐在闲纵:我所喜欢的事情是悠闲自在。 山田与山果:山地和山上的果实。 皆吾手自种:都是我自己亲手种植的。 禾穗已垂颖:稻谷的穗已经长到了顶端。 栗包初拆缝:栗子的壳还没有完全裂开。 一饱既可期:一顿吃饱了就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