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诗句解析 1 "分得此生闲,于今老更顽"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衰老的接受。通过“闲”字,强调了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在;而“顽”则形容自己虽老但心性未变,依然保持一种天真烂漫的状态。 2. "心终如白水,身不离青山" -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明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心如白水”意味着心境清澈、纯净无瑕,如同清水一般透明,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平和
岞崿山:岞,高耸;崿,峭壁。岞崿多奇观,指山中有许多奇妙的景致。人疑是假山:怀疑这是人造的假山。 松亭藏雾黑,苔壁上云斑:松亭隐藏在迷雾之中显得十分阴暗,而苔藓上的斑迹仿佛是云雾所化。栈阁凌空险,岩栖履石艰:栈道阁桥建在悬崖上,行走其中极为危险,攀爬岩石非常艰难。鹤眠庭树稳,僮汲井泉悭:有一只鹤在庭院中安稳地栖息,童子从井中打水却很节俭。 钟磬青冥上,香灯杳霭间:钟声磬声飘荡在苍穹之上
【译文】 曾听说有只灵鸟,它的名字叫凤凰。 九种羽毛象征嘉瑞,五彩羽毛形成文章。 它的巢穴必定在丹穴,它的鸣声一定在朝阳。 有德行才出现,无德行就隐藏。 当初来到少皋时,又到陶唐来。 舜被感动而动植,听到韶乐又翱翔。 怜悯它出来不是时候,看见歌谣于楚狂。 孔子叹息不能来,这也是世道伤。 荡涤两千年历史,谁能得到这样祥? 当今达到五三一,君明臣贤良。 如果有一天来仪象,足以安慰万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间”“罹”“屯”“具”等字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 【答案】 读史有感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羌笛 美竹生穷崖,西人剪为笛。 制度诚简易,不假金玉饰。 五音既繁会,八音亦交出。 凤鸣何雍雍,龙吟尤历历。 贪者听之廉,愁者听之怿。 悍者听之和,劳者听之佚。 遗调感人多,今人孰能识。 空复想桓伊,三弄楚天碧。 注释: 羌笛:指西部少数民族的乐器,以竹子制成,音色优美。 美竹生穷崖:美丽的竹子生长在险峻的山崖之间。 西人剪为笛:西部地区的人用剪刀裁制竹子制成笛子。 制度诚简易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全诗如下: 茅屋小于船,寒宵此会偏。 苦吟因静得,幽思与闲便。 断壁栖云气,虚窗闭篆烟。 帖残重补画,琴老不胜弦。 画轴尘为古,茶炉火自然。 细泉胶苋腹,冻鹤堕松巅。 石鼓鸣如磬,瓷瓶色类铅。 雪明灯焰减,风远漏声传。 鼠黠窥人走,僮顽背客眠。 骨清神欲脱,兴逸语犹颠。 野性终应在,浮名岂足缠。 欲从支遁隐,未有买山钱。 逐句释义: 1. 茅屋小于船,寒宵此会偏。
闲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余生今老矣,此地盍终焉。 杖为看山拄,裳因涉涧褰。 祇堪朋鹿豕,庶免惧鹰鹯。 于以存吾拙,休教谓我儇。 浅深随象兔,飞跃任鱼鸢。 门小无三径,居幽止数椽。 调琴新得谱,坐客旧无毡。 旨蓄常留瓮,胡麻或满篅。 但令山在目,肯顾雪盈颠。 野饭忘精凿,山肴略豆笾。 未尝嫌菲薄,自足养衰孱。 陋室茅充瓦,寒衣艾当绵。 冷非尘境外,静是悟因缘。 尽弃残书帙,唯留古砚砖。
闲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性天宜爽朗,戒月要孤圆。 病起形神改,年加膂力愆。 齿疏亡两版,面瘠露双颧。 百岁人应少,诸尘相尽捐。 客来歌九辨,僧至说三玄。 白石常同煮,青葵亦共搴。 虚怀本无取,那得更悁悁。 注释: 1. 性天:指人的天性。 2. 戒月:这里指的是月亮。 3. 病起:疾病初愈。 4. 形神改:身体和精神都发生了改变。 5. 年加:年纪增长了。 6. 齿疏:牙齿稀疏。 7. 双颧
这首诗是元稹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山回石头壮,江下海门遄。 南北兹为限,英雄孰解填。 千龄难致诘,六代自相挻。 极目伤京汴,悬情比涧瀍。 未归文武业,犹慕蚁羊膻。 今古虽兴废,山川但幅𢄙。 地多秦汉迹,碑少晋唐镌。 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 豺狼频犯轭,蛟鳄屡惊船。 晓发蒙霜露,宵投阅望弦。 往来唯适兴,游戏岂离禅。
观海 粤自两仪分,溟波长诸水。 涵渟昭体量,沆瀁无涯涘。 一目但浺瀜,百川竞输委。 东闻号扶桑,西或称蒙汜。 浴日扬明辉,浮天忘表里。 神灵奠厥居,鳞介安攸止。 蜃气成楼台,珠光耀坁沚。 渔商所依凭,利用何穷已。 鼓楫通九夷,乘风超万里。 初唯见平相,渐得悟深理。 傥可觅蓬莱,当从赤松子。 注释: - 粤自两仪分:粤是古代对南方的称呼,两仪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两种基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