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苕水边泛舟,长歌吟唱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第1句:清晓泛苕滨,清晨时分,诗人在苕水之滨泛舟。"清晓"指的是清晨,"泛"是泛舟的意思,"苕"是一种植物名,这里指代苕水。 第2句:长歌拨棹频。诗人一边泛舟一边唱歌,动作频繁而有力。"长歌"是指长时间的歌唱,"拨棹"是划船的动作,"频"表示频繁。 第3句:山川开霁景,山川之间,云雾散去,展现出晴朗的景色
【注】淮头:指淮南地区。君向淮堧去:你将要离开淮南,前往淮河以南。 译文: 你即将离去,我在这里日夜思念,梦中也常常牵挂着你。战争尚未平息,道路依然困难,人们稀少,荒城凄凉,只有鬼火在风中摇曳。家乡的松树、菊花依然存在,我们为何还要留恋那微薄的官职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同时
【注释】 ①贞妇:旧时称守节不嫁的女子。 ②余生不再双:再也不能和配偶成双。 ③避寒辞北塞:躲避寒冷,避开北方边境。 ④随日到南邦:随着太阳到达南方的边陲。 ⑤倦翼堪怜影:疲倦的翅膀可以怜悯它的身影。 ⑥哀音自满腔:悲哀的声音从胸中发出。 ⑦空闺人听得:在空房中的妇人能听到。 ⑧离思转难降:离别思念越来越难以抑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七绝。诗以物喻人,借写孤雁抒发自己对故国
【注释】 1. 几岁:几年。 2. 劳生:劳苦的生活。 3. 客居:寄居异乡。 4. 扫叶江风厉:形容秋风猛烈地吹着树叶。 5. 侵床山月斜:月光照在床上,仿佛是山影斜射。 6. 念归归未得:想到回家却没有回去的机会。 【赏析】 《归梦》,一首写游子思归之作。 “几岁远辞家”,起笔就点明了离家之久;“劳生讵有涯”则写出了离乡的辛苦和劳碌。诗人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以朴素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道和音乐的深刻领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吟是大乘禅,禅深梦亦仙。 - "吟是"可能是指吟诵、咏唱或歌唱等修行方式。 - "大乘禅"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法门,强调心性修为。 - "禅深"表示这种修行达到了很深的境界。 - "梦亦仙"意味着梦境中也如同仙境一般。 2. 放身行碧落,古乐听钧天。 - "放身"形容身心完全放松,不受拘束。 -
【注释】 宿灵鹫:在灵山寺住下,即在灵山寺住宿。宿,住宿;灵鹫,山名;澜师,指僧徒,此处泛指僧人。房,寺庙中的住处。 清泉绕砌流,境界极深幽:清澈的泉水环绕着台阶流淌,境界极为幽静。 有客暂投宿,羡君长此留:有人暂时寄宿在这里,羡慕你长久地留下来。 诗成云满涧,人静月当楼:诗人吟诵诗句,满山的云雾弥漫;人声寂静,月亮映照着高楼。 忽听清猿啸,南山山树秋:忽然听到清脆的猿猴叫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找到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并结合注释与有关资料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给出答案。本题中,“华发卧沧洲”一句中的“沧”字可作“水名”,也可以作“沧海”“苍生”解,前者更切合诗意。而“月照空堂夕,蛩吟坏壁秋”两句,诗人在写景中抒发了羁旅的孤寂之情。“故人稀问讯
本诗为宋代诗人释文珦所作《吾性》的全文,诗句如下: > 吾性本疏狂,难教住帝乡。看心忘世界,濯足爱沧浪。往事皆如梦,浮生底用忙。到头华衮服,不及芰荷裳。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意解读: - 疏狂本性:“吾性本疏狂”,开篇就点明了诗人性格中最为显著的特征——疏狂不羁。这里的“疏狂”不仅仅是一种放纵的行为方式,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状态
短景又还暮,羁愁那易禁。 半生无着莫,万事任浮沉。 衲敝芦花冷,炉存葑火深。 云间断行雁,时复动哀吟。 注释: 水乡闻雁 短景:傍晚时分,天色变短,太阳落山了。 短景又还暮,羁愁那易禁。 羁愁:被囚禁的忧愁,比喻思念故乡或亲友之苦。 那易禁:难以克制。 半生无着莫,万事任浮沉。 无着莫:无依靠,没有归宿。 万事任浮沉:世间万事都像水中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衲敝芦花冷,炉存葑火深。 衲敝芦花
【注释】 秋声:指秋风的声音。 商飙何厉疾(商飙:指秋季的风,商是五行之一,属金,所以叫商飙):形容秋天的风吹得多么急。 群籁尽嚣(嚣):嘈杂。 回穴生崖谷(穴:洞穴,岩洞。壑:山间水道。生:产生。崖:山崖。壑:山间水道。):山间的回声。 淜滂度泬寥(淜滂:水声。淜滂:水声。泬寥:空旷寂静。) 恍疑沙漠战(荒漠:沙丘。误听:误解了风声。):仿佛听到在沙漠中作战的声音。 误听浙江潮(浙江:浙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