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注释: - 爱性畏欢呶:对世俗名利的恐惧。 - 云深一径茅:在云雾深处,有条小路通向茅草屋。 - 了无徒属累:没有多余的牵绊。 - 唯结鹿麋交:只有与鹿和麋鹿相交。 - 灌木由来古:古老的灌木丛。 - 修篁亦渐苞:修长的竹子也逐渐长大。 - 终然声利表:最后终究是声名和利益。 - 颇若类由巢:这有点像鸟儿筑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恶和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的决心。
【注释】东嘉:即浙江东阳县。荆山:山名,在今浙江长兴西南。刘学士:指刘禹锡。 【赏析】《送王商公游永嘉兼呈东圳曹侍郎荆山刘学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友人饯行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送别情景;颔联以江山助旅兴,表达对友人的祝愿;颈联写自己虽身居官场,却心系山水;尾联写对同僚的问候。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雪》。全诗如下: ``` 禁体咏雪时方用兵故其末及之 拥衲坐深更,频闻蔌蔌声。 祇疑为落叶,不道是飞霙。 晓压松头重,寒铺砌面平。 幸成丰岁兆,何事却徵兵。 ``` 译文: 我穿着破旧的衣服,深夜里静坐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我只以为是落叶,没有意识到那是雪花。早晨的霜覆盖着松树,使整个地面都变得寒冷而平坦。庆幸这是丰收的前兆,为何还要征募士兵呢?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闲乐》。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闲乐:以悠闲为乐,不去计较是非对错。 - 注释:闲乐,指以悠闲的生活方式为乐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简单、宁静生活的情怀,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2. 宁论是与非:不讨论是非对错。 - 注释:宁,宁可;论,谈论;是,正确;非,错误。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纷扰,专注于个人内心世界的价值观。 3.
地远无人迹,心闲见物情。 洞中飞石燕,崖顶住山精。 仙木开花异,灵泉吐溜清。 幽栖已成趣,不复问浮名。 注释: 1. 地远无人迹:意为地势偏远,人迹罕至。 2. 心闲见物情:心境宁静时,更能欣赏和感悟万物的美好。 3. 洞中飞石燕:洞穴内飞来飞去的燕子。 4. 崖顶住山精:悬崖顶上有山神居住。 5. 仙木开花异:仙树的花朵与众不同。 6. 灵泉吐溜清:清澈的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淌出来。 7.
【注释】 (1)离情不可说:离别之情难以表达。 (2)为客:作客他乡。 (3)三秋:三个季度,指一年中的一半时间。 (4)水驿:水上的驿站。柳条疏:岸边柳树枝条稀疏。 (5)何人伴索居:谁与我相伴呢?索居,独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之作。此诗首联写别情依依;次联写客游已久,归心似箭;第三联写旅途遥远,山程水驿;末联写独居空林,无人共语
野性 野性难谐俗,空林自葺茅。 且教同木石,不是慕夷巢。 注释:难以与世俗的人合拍,于是在空荡的树林里自己搭起茅草屋。虽然和树木、石头一样,但是我并不介意,因为我不想像夷人那样住洞穴。 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 赏析:竹子和树木长着浓密的枝叶相互掩映,晚上微风吹过泉水的声音交织交错。 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 注释:山中的草没有小草那么柔弱,所以我不会被世人嘲笑
飞来峰上的猿, 你怕山还想要回去, 就让你安慰山的灵。 挂在树杈上,身影不断晃动, 吟唱时却找不到你的身形。 鹫岭外的猿声愁人心神飘远, 巴峡中的猿声让人在梦中听到。 月夜三遍传来凄厉的啼声, 我独自一人倾听着。 注释: - 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担心山要离去,让你安慰山的灵魂。 - 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悬挂的地方,身影不断晃动;吟诵时却看不到你的身形。 - 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无拘无束的清虚境界中,从古至今,人们纷扰不断。 灵踪几年来被说成,梵文放译时偶尔听到它的声音。 似有似无的道路,漫山遍谷云。 自难容世俗车辆,曾不待移文。 注解与赏析: - 诗句一:“物外清虚境,由来远众纷。”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超脱世俗之外的地方,有一种清新而宁静的境界,这种境界自古以来就远离了人们的纷扰。 - 诗句二:“灵踪几年说,梵放或时闻。” 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臈:通“润”。蔌蔌:风声。猛势:大风。原田:田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诗中以风雪为题,写雪后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应臈雨连朝”,意思是说,应该下一场连绵不断的春雨。“丰年瑞已饶”一句表明雨水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颔联“乱声还蔌蔌,猛势尚瀌瀌”,意思是说,风声还在乱响着,大风吹得更加猛烈。“岭峤松增秀”,意思是说山中的松树因为大风而显得更加挺拔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