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秋日雨中留饮千氏书楼一声新雁起平川,秋水弥茫接远天。 人倚碧阑干外雨,舟横芳草渡头烟。 归来举世无元亮,感慨斯时有仲宣。 今日故人皆满座,不妨沉醉菊花前。 【注释】 “一声新雁起平川”,点题,写秋天的景色;“秋水弥茫接远天”,写秋天的景色。 “人倚碧阑干外雨,舟横芳草渡头烟”,点明时间,写诗人在雨中留饮的情景。 “归来举世无元亮,感慨斯时有仲宣”句,用刘禹锡和孔融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
自述 疏狂浑不称儒名,三十年来一未成。 留客未尝教便去,寻僧多半为闲行。 只愁酒尽黄花老,任取秋深白发生。 近欲衣冠如古制,原头野老莫相惊。 注释: - 疏狂浑不称儒名:形容自己性格放纵,行为随意,不受儒家传统束缚。 - 三十年来一未成:表示自认为在三十多年的生活中,没有完成什么成就。 - 留客未尝教便去:意思是说主人请我吃饭,但我一直不想教客人怎么做菜或如何饮酒,所以总是借口离开。 -
注释: 1. 絺绤含风晚气清,凄凄离恨似凉生。 2. 伊州歌罢人初别,何处飞来雁一声。 3. 白露半江秋月皎,青霄万里暮云平。 4. 金貂换取新丰酒,重醉炉头送长卿。 翻译: 1. 傍晚的微风带着凉爽的气息,使得衣服感到舒适。 2. 我与刘人材分别时,心中充满了深深的离别之愁,仿佛寒意袭来。 3. 伊州的歌舞结束了,我们初次告别。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一雁鸣叫。 4. 江面上白露未干,秋月明亮如洗
送朱孝廉起复 通波亭下水如天,送子离情倍黯然。 读礼已终三载后,辞家又向五云边。 壶觞杂坐依林草,箫鼓齐鸣动祖筵。 日暮分携凝望处,风帆渐远孝廉船。 注释: 1. 通波亭:水波亭,在今南京市玄武湖内。水如天:形容湖水清澈,与天空相映,如同天上的水面。 2. 黯然:悲伤、沮丧的样子。 3. 读礼: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已终:已经结束。三载:三年。 4. 辞家:告别家。又:再一次。向:到……去。五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送复虞陈孝廉自蜀还省亲回戍”,然后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主旨。最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作答。 【答案】 译文:十年边防戍边喜今天归来,暂时脱去征袍又穿上斑衣。侍奉父母尚未终了甘美的饮食后,新的忧愁又兴起于离愁别绪之间。云连蜀道秋登栈道,月满瞿塘夜渡关塞
客中岁尽寓怀 江边摇落景萧疏,客里愁惊岁暗除。 寒沼有冰胶破砚,晚窗无雪照残书。 青窥柳眼迎春笑,粉妒梅容待腊舒。 自叹新年归未得,故园桃李复何如。 注释: ①摇落:草木凋零、衰败的景象。②惊:惊动。③沼:池塘。④青窥柳眼:以青眼(指春天的象征)来迎接春天的到来。⑤粉妒梅容:用粉色来嫉妒梅花的美丽。⑥自叹新年归未得:感叹自己新的一年还没有回家。⑦故园桃李:故乡的桃花和李花。⑧何如:如何
【译文】 茱萸红映绛纱囊,旧俗犹传费长房。 身健喜逢高处饮,老来不觉醉时狂。 已拚乌帽迎风落,任取黄花插鬓香。 眼底故人惟沈约,每逢佳节入他乡。 【注释】 ①九日:指重阳节。 ②沈大本:即沈约。 ③“身健”三句:言自己身体健康,所以能高高兴兴地登高饮酒,年老之后,虽然有些酒意,但并不觉得疯狂,而是自得其乐。 ④已拚:已经决定。 ⑤“任取”二句:说即使把黑色的帽子摘下来让风吹,也不介意
秋日江村即事有怀沈秀才泾上菰蒲接渚田,江村风景渐凄然。 西邻夜静开舂稻,南浦秋深罢采莲。 迁客暂归仍远别,野人多病只高眠。 明朝风雨重阳节,依旧孤吟向菊边。 【注释】: 1. 江村:指江边的村庄。即事:眼前之事。即目所见之景。2. 沈秀才:即沈君,诗人的朋友。3.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可作饲料或药用。4. 渚田:指水中的洲田,泛指水田。5. 凄然:悲伤的样子。6. 西邻:诗人的邻居。7.
寄沈大本 幕府门西初见时,一言投分即相知。几年别去身多难,今日归来鬓有丝。 茂苑江山皆旧恨,小齐卮酒总新期。何缘蠲了遐方戍,长共吟窗计较诗。 注释: 幕府门西:指代诗人的官署在长安西门内。初见时:第一次见面。 言 一 投 分:指双方心意相通,一见如故。 几 年 别 去 身 多 难:经过几年离别,现在又回到了长安。 今 日 归 来 鬓 有 丝:今天回到家乡,头发已经有了白发。 茂苑:指长安城附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岩树鳞皴生铁花,一泓寒玉清无瑕。 注释:形容剑池周围岩石的纹理如同铁花般锋利,泉水清澈透明,宛如未经雕琢的玉石。 赏析:此句描绘了剑池自然景观的美丽,岩石的纹理和泉水的清澈都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也暗示了其神秘和纯净。 2. 山中有穴通海脉,人间无地埋青蛇。 注释:在山中有一个洞穴通向大海的脉络,世间没有地方可以藏匿青色的蛇。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隐秘之地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