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①高居:身居高位。深巷:幽静的巷道。②“有馀”句:指清高的人品,高雅的志趣。余:形容词词尾。③垂柳阴阴:形容柳树成荫。户半扃:指门半开。④轩:指厅堂。盆池:庭院中的假山水池。⑤阶前:台阶前的空地。湖石:指太湖石。翠为屏:青绿色的太湖石,像屏风一样。⑥几(jī):几年。染翰(hàn):用笔蘸墨。趋青琐: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⑦长日:长时间。承颜戏彩庭:在彩绘的庭院里嬉戏。⑧问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七宝泉》的原文和译文。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邓尉山中七宝泉,味如沆瀣色如天。 注释:在邓尉山中有一个叫做七宝泉的地方,其水的味道如同甘露,颜色如同天上的云朵。 2. 半泓清浅无穷脉,一线长流不记年。 注释:半泓清澈的水,流淌着无尽的脉动,像一条长流不息的细线,仿佛已经流淌了无数年。 3. 刳竹引归香积内,试茶烹近白云边。 注释:用竹子制作容器
注释: 六龙扶驾拥旌旄,之子从亲岂惮劳。 六龙(古代指皇帝所乘之车,也泛指帝王所用之物)扶驾(指皇帝出行),拥旌(插在车上的旗子), 之子(对对方的尊称),从亲(随从、陪同)、岂(难道)惮(怕),劳(苦)。 定省常时趋直舍,旨甘随处奉行庖。 定省(早晚问安)常时(经常)趋(小步快走)直舍(官署),旨(皇上的命令)甘(乐意)随处(到处)奉行庖, 奉行(执行、遵从),行庖(厨房)。 春回辇路生瑶草
【注释】 瑶华:即瑶花,一种仙花。 阴涯:阴暗的边际。指傍晚时分。 阳处:阳光照耀的地方。此处指早晨。 陶家、谢女: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陶潜是晋宋之际诗人,世称靖节先生;谢道韫是东晋诗人,世称东晋才女。 霄汉:天空。 金阙:皇宫的美称。 玉龙、玉龙蟠:形容云朵像盘踞着的一条条玉龙,这里指云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写雪霁后长安城的景象,以“地接”两句赞美了京城的雄伟壮丽
【注】百子池:在洛阳。 灏气清:天气清明,空气新鲜。 鸾机:织女星。传说织女为天帝之孙女,因下嫁牛郎,不得常相见,故织云锦以寄情,又名牵牛星。 天孙:指织女星。 鹤驾:指仙女乘鹤而归。 子晋笙:传说中的乐器名,与凤皇笙同音。 玉露:指秋露,即霜露。 谁家儿女:指谁家的儿女。语笑声:形容女子的笑声。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写乞巧的场景,通过描写七夕之夜的景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句释义: 1. 才看白下驻幡幢,又见浮杯渡浙江。 “才看”和“又见”表示时间上的对比,意味着在不久前,诗人还在观看和思考,现在则看到对方已经离开。“白下”指的是南京(当时称白下,今南京),这里可能暗示着送别的地点。“幡幢”是一种装饰性的旗帜,用来指引方向或作为标志。“浮杯”可能指的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如小船。浙江是长江流经的一条大河
【注释】 圆鉴:指圆通大师,唐代高僧,名智通,俗姓周,法号圆鉴,为南岳衡山祝融峰寺住持。去台山:指贬谪到台州(今浙江天台)任刺史。上人:指圆鉴和尚。怜师:怜悯这位远道而来、流放至台州的高僧。长路漫漫竟不还:长路遥远,终不能回到故土。身伴孤云埋雪峤:自己孤独地陪伴着白云,在雪山中安息。魂随片月到松关:灵魂随着月亮的指引,飘向了松山关。声名拟傅:名声与傅玄相等,傅玄是晋朝人,因才学出众而闻名
【诗句释义】 1. 月映图山暑气收:月光照在图山,山中的暑气也随之消散。 2. 今年七夕在归舟:今年的七夕节是在回家的船上度过的。 3. 穿针未及临池榭,乞巧何妨倚柁楼:还没有来得及把线穿过针孔,就已经来到了临池榭前;乞求织女巧手赐福又有何妨,可以倚靠在舵楼上。 4. 乌鹊尽从今夜去:夜幕降临时,所有的喜鹊都飞走了。 5. 银河遥接大江流:银河遥远地与长江相连。 6. 酒醒起坐看牛斗:酒醉后醒来
注释: 1. 巍巍梵刹古宫边,讲席新登况盛年。 巍巍梵刹(佛教寺院),古宫边(古代宫殿的旁边),讲席新登(讲授佛法的讲台刚刚建立)况盛年(更幸运的是在年轻的时候)。 2. 山迥柳桥闻锡振,林开槐市见灯然。 山迥(山远),柳桥(指寺庙附近的小桥),闻锡振(听见和尚念经声,比喻听到佛法的声音),林开槐市(指寺庙附近繁华的市集),见灯然(看见灯火通明),芭蕉绿上翻经叶(指僧人在芭蕉叶上翻阅佛经的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表达技巧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关键词分析。此诗为作者在灯夕后的两天雨中,与朋友盛子勉饮酒作别后留宿金文鼎清风楼时所作。首句写雨夜的景;第二句写雨夜的情;第三四句点出“雨”字和“晚”字;第五六句写留宿时的情景;最后两句写留宿时的心情。赏析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也可结合诗人当时的心情进行分析。 【答案】 示例:①“西园饮散暝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