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1. 吟边:指诗的写作环境。 2. 惊秋:感到秋天到来,即秋天的来临。 3. 节粉:指竹叶上的露水。 4. 宿雨收:夜雨停歇。 5. 帘卷客堂清似水:形容客堂内帘子被卷起,显得十分清新宁静。 6. 凉声只在翠梢头:只有那翠绿的竹枝上才有清凉的声音传来。 【赏析】 此为咏物诗。首联写诗人在吟诵时,偶然抬头发现窗外的竹影,觉得秋意已浓,便又低头吟诗
注释:横卧在溪桥野水边,半含着残梅,一半盛开春天。风把香气传送得这么远啊,就有一些来寻找杖策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题,借梅赞人,赞美那些不慕名利,傲然独立的人们。这首诗的意境是清雅高洁,清新脱俗。诗中通过写梅花的姿态和环境,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人以梅花自比,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病目将来一月馀”:描述主人公因眼疾而患病已超过一个月。 - “背窗愁卧废观书”:由于视力受损,主人公只能躺在窗边,无法阅读书籍,表达了他的无奈和痛苦。 2. 译文: - 原文:病目将来一月馀,背窗愁卧废观书。黄连洗尽浑无效,苦入肝肠几日除。 - 译文:眼疾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只好背对着窗户躺在床上,不能读书。即使我用黄连泡水喝
碧桃花 其一 轩前一树碧桃花,洗尽浓华莹倍加。 自念靓妆无艳色,开时长负客来夸。 注释:在轩窗前的一棵碧桃花,洗涤过之后更加晶莹透亮。但自己想着,美丽的妆容并没有艳丽的色泽。盛开的时候,反而辜负了游客前来夸奖。 赏析:诗人用“洗尽浓华”,“莹倍加”,描绘了碧桃花洁白而晶莹的形象,突出了它的纯洁和高洁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清白高洁的人格。“自念靓妆无艳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生活的淡泊态度
碧桃花 其四 轩前一树碧桃花,冷笑无言度岁华。 蝴蝶飞来人不见,霜禽啼断日将斜。 注释: 碧桃花:即碧桃,一种红色的花。其花形似桃而色红,故有“碧桃花”之称。 轩前:指房屋的前面,此处用以形容环境优美。 冷笑无言度岁华:碧桃花在静静地笑,好像在对时间流逝表示不屑和嘲讽。 蝴蝶飞来人不见:蝴蝶翩翩飞舞,但当它们飞过时却看不到人的身影,这可能是因为人已经离开或者不在视线范围内。 霜禽啼断日将斜
碧桃花 其一 轩前一树碧桃花,温润丰姿绝玷瑕。 寄语水晶帘幕下,红尘飞不到窗纱。 注释:在窗户前面,有一棵碧桃花,它温柔而丰满的身姿没有任何瑕疵。请转告我,那些红尘中的纷扰,是无法飞越这扇窗户的。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全篇围绕“碧桃花”展开,描写了碧桃花的娇美、清纯、纯洁和高雅。首句开门见山,点明了题目,描绘出碧桃花的外貌;第二句进一步写其姿态、色泽和质感,为后文铺垫;第三句以人拟花
注释:丁酉岁闰五月,伏暑时节我病眼已经三个星期了。眼睛因为疲劳而感到刺痛,眼皮也因汗水而粘在一起。书桌上的文房四宝都已经被我抛到了一边,暂时不再去理会门前那些索求画稿的人。 赏析:诗人因病眼而感到痛苦,所以对眼前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他甚至把书桌上的文房四宝都抛到了一边,暂时不再去理会门前那些索求画稿的人。这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注释】 林静书声隔崦闻,轮蹄不到绝嚣氛。 天寒鹤立苍松久,童子开扉扫白云。 过范氏山庄 (范氏山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安昌古镇附近,是一处以古越风情著称的旅游景区。) 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林静书声隔崦闻,轮蹄不到绝嚣氛。” 意思是说在安静的山林中,可以听见读书的声音,而车马声则无法传入,因为山林中的喧嚣已经消失殆尽。这里的“崦”指的是山坳,“绝嚣氛”则是形容山林中没有喧闹的声音。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句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分析。“独抱㕠桐出帝畿”一句的意思是独自抱着梧桐树离开了京城。“㕠”,指古琴。“㕠桐”,用来形容琴声悠远哀婉。“帝畿”是古代帝王所居之城,也泛指京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丁酉年闰月,即农历九月。病眼——指视力不好的眼睛。阶下决明——一种小草名,其种子可以入药。小美——即小美种,是一种小草,叶子像芝麻那样大小。进茶杯——把决明子放在茶杯里沏茶喝。 译文: 昨天夜里秋风送来了秋的气息,我眼睛的疼痛也有所减轻。 阶下的小草决明长得又小又美,我叫孩子摘一些进到茶杯里沏茶喝。 赏析: 此诗是写作者在秋天生病时所感受到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