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注释】 云开水净:云雾缭绕,水波清澈。 树依稀:树木轮廓依稀可见。 痴客:痴迷的旅人。 缘底事:是什么缘由。底,什么。 每来吟坐便忘归:每次来到这里吟咏、坐着就会忘记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写远眺之景。诗人独坐在山野之中,放眼远望,只见云雾弥漫,水面波平如镜,树木若隐若现,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宁静而明丽的秋色呈现在眼前。第二句写近观之景
青年富贵老儒心,不下书帷惜寸阴。 清兴每缘闲处适,新诗多为故人吟。 注释 1. 青年:指年纪轻、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常指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或生活状态,此处可能指诗人本人或他人。 2. 富贵:通常描述物质丰富或地位高的情境,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 3. 老儒:形容年岁已高但仍然热衷于学习或学术研究的人,这里指诗人对知识或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4. 不下书帷:不离开书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译文 春风轻拂,溪边小亭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的山峰和稀疏的柳树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时不时有游客来此休息,聆听着黄鹂清脆的歌声。 赏析 1. 意境营造与自然描绘:诗的开头“寂寂春风溪上亭”便勾勒出一个安静、和谐的画面。春风轻拂,使得溪上的亭子也显得格外宁静。而“远峰疏柳映新晴”则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面,通过远山和稀疏的柳树,营造出一个清新
【注释】 陈述:指李白。陈述古,唐时人。 老大:意即老迈。 萍飘云聚:比喻世事如浮萍漂泊,聚散无常。 相见恨晚:形容相见太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 【赏析】 《送陈述古归衡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留恋之情和对他归乡的祝愿。诗的首句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次句写朋友离去后,彼此思念之深。后两句写诗人对朋友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
``` 次胡 送施友政诗韵四首 其四 轩牖凝清暑气微,嫩凉光袭芰荷衣。 故人忽起莼鲈兴,吟倚秋风日送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送别的情景,诗人在轩窗中感受到了一丝凉爽的清风,透过窗户看到荷花随风摇曳。此时,朋友突然提起了莼菜和鲈鱼的美味,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在秋风中吟唱着,目送着朋友踏上归途。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日黄昏
【注释】 出郭:城外。出,离开;郭,外城。 翠黛横:翠绿的山色横亘在水面上。黛,青黑色,这里指青山。郭,外城。 缘溪:沿着小溪走。缘,顺着。 绿树乱啼莺:树上黄鹂鸣叫的声音很乱。 草香花落春泥软:花草散发出的芳香和落花堆积在泥土中变得柔软。 杖履从教缓缓行:拄着拐杖慢慢地行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故乡,在山水田园中悠闲生活时的写照。全诗写景清新,意境优美
【注释】: 青楼怨:泛指妓女们的哀怨诗。 钿筝:镶嵌着金碧珠宝的筝。理罢:整理完毕,这里指弹拨乐器弹奏完毕。久支颐:长时间地托腮沉思。 帘外黄昏月上时:门外,黄昏时,月亮已经升上了半空。 莺去燕来春暗老:莺歌燕舞的春天过去了。 含情惟有镜鸾知:只有含情的镜子里的鸾鸟知道。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傍晚时分独自倚窗凝思,窗外是斜阳西下,室内是灯火阑珊
【注释】 不寐:失眠。数尽:数完。寒城:指京城。五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段,每段为一个时辰,五更即五更时。风窗灯暗月微明:窗外的风在窗户上吹,灯也灭了,月亮也看不见。客边:客旅中。寂莫:寂静无声。寻常事:平常的事。底事:为什么。成:能睡。 【赏析】 “数尽寒城下五更”,首句写景,以冷寂的环境烘托主人公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第二句“风窗灯暗月微明”承上启下,点出时间是夜深人静之时,主人公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注释】 1. 琵琶:指弹琴。 2. 清夜听来调更高:在静夜里弹,声音更加悠扬动听。 3. 莫把浔阳江上去:不要到浔阳江去演奏。 4. 弹时司马湿青袍: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封为“文君”,他弹奏《凤求凰》时,因思念卓文君而泪湿了衣服。 【赏析】 这首短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绘出一位弹琵琶的艺人的形象,并巧妙地将画面与人物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幽雅的情思。首句写乐器
注释:我闲居在家已经很长时间,忘记了世间的一切机巧,每天坐在钓矶上垂着钓竿。隔岸的野花无数朵绽放,傍边的水鸟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和远离尘世的清净。诗的前两句写自己闲居在家已经很长时间,忘记了世间的一切机巧,每天坐在钓矶上垂着钓竿,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两句写隔岸的野花无数朵绽放,傍边的水鸟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