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赏析诗句时,首先要指出本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指出该句写了什么内容,最后再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 “题雨竹”,题:书写、作诗的意思;雨竹:即雨后的竹子。题目一语双关,既指下雨后竹叶上的水珠,又指雨夜中的潇湘竹声。 “湿云飞出研池空”一句用典,《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安年少时,与诸贤共谈。尝以东山篱下之柯为题,俄而天暴雨,全文遂逸。”此句化用其事
【注释】 九衢:指京城。箭催寒漏滴铜壶:指箭上弦,漏壶中水滴声催促着天快亮。孜孜:勤勉不懈的样子。舜蹠(zhì)徒:舜帝,尧时贤臣。 【译文】 月色霜华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箭在弦上,寒夜漏壶滴水声催促着天快亮。 不停地赶着鸡叫起床,谁还能分得清是舜帝的徒弟呢? 【赏析】 “月色霜华遍九衢,箭催寒漏滴铜壶。”首句写冬晓时分,京城里一片雪白,月光如水,霜气弥漫,银光闪烁,万籁俱寂。第二句写天色渐明
【注释】 仙家:仙人之家,神仙所居。神枣如瓜世所知:传说天上的枣树结的枣子像西瓜一样大。龙随杖化亦何奇:龙随杖化也是多么奇特的事啊。春光长占瑶池上:春天的景色永远占据着瑶池之上。不信蟠桃结子迟:不相信蟠桃结子这么迟。蟠桃:传说中的一种仙果,据说是王母娘娘用来招待客人的珍贵食品。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神话传说的诗作。首句“神枣如瓜世所知”,以神话传说中天上的大枣与人间的西瓜相比
【注释】 白门:今南京市,在江苏。疏棂:窗棂。酒:指月光。解衣就枕:脱衣躺到床上。初更:夜深了。莫作还家梦:不要让我做回家的梦。思家:思念家乡。 【赏析】 诗题一作《秋夜》。诗人于中秋时节,独宿在金陵城郊的别墅里,月上疏棂,酒意正酣,不觉睡去,但梦见自己回到故乡,醒来后便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于是写下这首诗。 首句写月色清美,人已微醺。“疏棂”是窗户,明月从窗棂间漏进,洒在室内地上
【注释】: 1.《寄沈大本》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 2.这首诗写诗人与朋友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每恨”句:每次分别都感到遗憾、伤感。恨:遗憾;惜。 4.“相思”句:因离别而思念对方,隔楚江相见。 5.“已看”句:已经看到秋过了一半了。 6.“复见”句:又看到了燕子双双飞回。 7.“夜雨”句:夜里下雨惊醒了诗人,使他感到寒冷,凉风从窗户吹进,吹动着蕉叶。 8.“身癯”句
题焦道成画 何处画相关,南湖销夏湾。 波光浴几上,帆影送窗间。 琴响来玄鹤,笼开放白鹇。 几株霜晓叶,一带雨晴山。 注释: 1. 何处画相关:此处的“画”指的是画作,而“相关”表达了画作与作者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南湖销夏湾:南湖是一个地名,销夏湾则可能是南湖中的一个风景点,这里暗示了画作中描绘的是一幅夏日的景色。 3. 波光浴几上:描述了波光映照在几案上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注释:村庄里的树影在黄昏时显得特别浓密,但湖边的小路却因为黑暗而看不到。半夜里,一阵风雨吹散了乌云,月亮重新露出了明亮的笑脸,湖上传来了渔歌。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声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村村昏黑树阴浓"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咫尺湖塘路不通"则表达了诗人对湖边小路的恐惧和担忧;"夜半风来雨吹散"则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给人以启示和感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 (jié ),号摩诘居士。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高人留客处,万顷绿云中。 清閟浑无暑,凉阴不待风。 交枝迷翡翠,接叶隐房栊。 俗地无尘到,仙坛有路通。 影筛金琐碎,声杂佩丁东。
顾孝子林塘佳趣 甫里幽栖处,龟蒙旧宅边。 译文:在甫里深处的幽静之处,有一处是龟蒙的旧宅。 注释:甫里,即今江苏无锡市滨湖区。龟蒙,即晋代的陶渊明。 赏析:诗人通过“龟蒙旧宅”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归隐田园的理想追求。 闲居惟奉母,高遁在希贤。 译文:我在闲暇之时,只是侍奉母亲;我选择隐居山林,是为了追求高尚的品德。 注释:奉母,指侍奉母亲,体现孝道。高遁
早春送徐枚理还越 渺渺湖光远,离情奈若何。 花香随去舫,柳色蘸青波。 晓雨晴吴甸,春寒峭越罗。 云归千嶂尽,雪在半篷多。 酒向愁边贳,诗从醉里哦。 行装书错杂,归路岭嵯峨。 南度烟中望,西陵月下过。 还家应访旧,清兴莫蹉跎。 注释: - 渺渺湖光远:描述湖面的远处景色,模糊而宁静 - 离情奈若何:表达离别时的无奈和伤感 - 花香随去舫:船儿带着花香前行 - 柳色蘸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