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缙
诗句释义: 1. 朝来重览镜,白发渐看生:早晨起来再次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头发逐渐变白。 2. 不畏年将老,深忧业未成:不害怕年纪渐长,深深忧虑事业尚未完成。 3. 江山随处景,松菊故园情: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美丽的景色,想起家乡的松树和菊花,心中充满对故乡的爱恋之情。 4. 近喜疏杯酌,抄书得眼明:最近喜欢独自饮酒,阅读时眼睛更加明亮。 译文: 早晨起来再次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秋晚》 久客清溪上,深秋古巷西。 井梧将落尽,篱菊未开齐。 门掩潇潇雨,涂深滑滑泥。 凭轩时引领,触处暮云低。 注释: - 久客清溪上:长期居住在清溪的附近。 - 深秋古巷西:深秋季节,古街的西面。 - 井梧将落尽:井边的梧桐树将要落叶完毕。 - 篱菊未开齐:篱笆旁的菊花还未全部开放。 - 门掩潇潇雨:门紧紧关闭,外面下着细细的小雨。 - 涂深滑滑泥:泥土很湿,走在上面会打滑。 -
【注释】 南郊:指京城的南郊。花朝:春季里百花盛开的日子。壶觞(shāng):酒器。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诗。诗人与沈二秀才及苏校书相偕游于南郊,观赏了美景,也领略了春天的气息。《全唐诗话》中说:“辛文房,字元恭,华州华阴人。天宝末年,以进士授秘书正字。大历初,累迁右拾遗、补阙。”可见,辛文房在唐肃宗时已是一位有相当名气的诗人。这首诗是写春日与友同游之乐。 第一句“南郊春色好”
诗句翻译: 1. 深冬 2. 深巷家家雪,萧斋处处风。 3. 年华看渐老,诗兴转无穷。 4. 更约寻梅伴,还依曝背翁。 5. 艰难经历遍,不觉尚飘蓬。 译文: 1. 寒冷的冬天 2. 深深的小巷,每一家门上都覆盖着雪;清冷的书房,到处都有寒风呼啸。 3. 看着岁月一点点流逝,人的容颜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苍老;虽然如此,我对诗歌的热情却依然高涨。 4. 我更加期待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寻找梅花
【注释】 薄雪:微雪。 封:覆盖。 双井、六街:指长安城的北门和东门,长安城分东西二市,故称北门为“双井”,东门为“六街”。 蹴蹴(cù cù):象声词,形容马蹄声。 喈喈(jiē jiē):象声词,形容鸡叫声。 寒切诗人骨:意指严寒逼人,使诗人感到寒冷。 晴舒旅客怀:意指晴朗的天气使人心情舒畅。 归旧里:回到家乡。 卧闲斋:安卧在清闲的书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联写景
【注释】 人间:指人世。无伯乐:没有人赏识。龙媒:骏马。君意:您的志向。青云:高官显位,喻仕途。大寒:寒冬腊月。推守火:用火烧炭取暖。清夜:深夜。书灰:把草木灰放在砚台上磨墨。消渴:口渴。还思露一杯:想喝一口水解渴。 【译文】 世上没有识才的伯乐,谁能知道这匹千里良驹? 您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我已年华老去。 寒冬腊月里,我用炭火取暖,夜晚时,只把草木灰放在砚台旁来磨墨。 口渴虽是一种毛病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七夕节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夕二首》之一,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感慨以及对人间与天上距离的思索。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内容及其深层含义: 1. 乌鹊成桥处:描述了银河上鹊桥搭建的场景,象征着天界的联结和人间的希望。 2. 银河湛欲流:描绘了银河如同流动的液体,暗喻着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3. 月随穿线女:借用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
这首诗是作者为沈寅仲送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林下盘陀石」:在树林下面,有块盘陀石。盘陀,是一种石头的形状,在这里形容石头的形状奇特。 2. 「山中不记春」:山上不记起春天的事。这里的“春”可能是指季节的变化,也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 3. 「地看无一亩」:地上看不到一片土地。这里的“无一亩”可能是指地面上没有土地,也可能是形容地面的平坦,使得看不到任何土地。 4.
孤云 才看生石上,倏在太虚中。 停处长依日,飘来不待风。 既能无着碍,一任自西东。 会见从龙去,为霖建大功。 注释:孤云:指云朵。生:出现。倏(shū):忽然,很快。太虚:即太空。停长:停留。从龙:比喻随从的龙。为霖:指降雨。 赏析:此诗描写了孤云随风飘游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写孤云刚刚出现在岩石之上,紧接着就出现在虚空之中;第二句则描述了孤云在空中自由飞翔,不受任何限制
【注释】 1. 极目:远望;眺望。 2. 吴头:即吴地,泛指东南地区。水:代指长江水。 3. 栖身:安身、居住。白下门:古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区一带。 4. 艰难愁疾病:生活贫困困苦,心情忧郁烦乱,担心生病。 5. 寥落怕黄昏:孤独寂寞,害怕黄昏时分。 6. 泣血亲俱殁:悲痛到极点,以至于眼泪流干,亲人都去世了。 7. 传家子独存:家中的后代只有他一个人活着。 8. 几年归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