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盘陀石,山中不记春。
地看无一亩,客坐仅千人。
云护平如砥,苔封厚似茵。
祖筵从座设,欢会在逡巡。
这首诗是作者为沈寅仲送别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林下盘陀石」:在树林下面,有块盘陀石。盘陀,是一种石头的形状,在这里形容石头的形状奇特。
- 「山中不记春」:山上不记起春天的事。这里的“春”可能是指季节的变化,也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
- 「地看无一亩」:地上看不到一片土地。这里的“无一亩”可能是指地面上没有土地,也可能是形容地面的平坦,使得看不到任何土地。
- 「客坐仅千人」:客人坐着只有一千人。这里的“仅千人”可能是形容客人的数量不多,也可能是说这个地方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 「云护平如砥」:云雾像磨刀石一样保护着大地。这里的“云”可能是指云雾,也可能是指其他能够保护大地的东西。
- 「苔封厚似茵」:苔藓覆盖得很厚,就像地毯一样。这里用“毯”来比喻苔藓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苔藓的颜色和质地与地毯相似。
- 「祖筵从座设」:祖先的酒席从座位上摆出来。这里的“从座设”可能是指酒席的位置,也可能是说酒席被摆放得整整齐齐。
- 「欢会逡巡」: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里的“逡巡”可能是指时间短暂,也有可能是形容欢聚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感受和感慨。首句“林下盘陀石”,以盘陀石的形象来形容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次句“山中不记春”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第三句“地看无一亩”,可能是形容地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分辨的土地,也可能是说地面上的景物都显得那么渺小,以至于几乎看不见。第四句“客坐仅千人”,描述了宾客的数量并不多,可能是说空间有限,也可能是说宾客的心情轻松愉快。接下来的两句,“云护平如砥,苔封厚似茵”,则描绘了云雾和苔藓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最后两句“祖筵从座设,欢会在逡巡”,则是对送别时刻的描写,表达了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