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挽张珍甫联(1) 读医经不坠家声,咸推学溯南阳,博济群生惠桑梓; 论亲谊忝居父执,深痛寿同东野,惨挥老泪洒葭莩。 注释: 1. 挽张珍甫联:这是对张珍甫(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的悼念之作,表达了对张珍甫学识和德行的赞赏以及对他离世的哀悼之情。 2. 读医经不坠家声,咸推学溯南阳:张珍甫精于医学,其学问渊博,为家族争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医术精湛,学识渊博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挽高文海联:这是一首悼念高文海的诗,其中“挽”是哀悼的意思,“联”是指对联。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文海的哀思和对其成就的肯定。 通新刑律,理旧簿书,奚怪历任群公,必使萧何充主:这里的意思是,在法律上推行新的刑罚体系,处理旧有的案件记录,这些难道是奇怪的事情吗?因为高文海能够担任重任,使萧何得以胜任。 无担石储,有室家累,借问从游诸子,谁为杵臼托遗孤:这里的意思是
【注释】 挽外祖联:即《挽外祖母》诗。联,对偶句。阿母:母亲。溯音容:追思母亲的音容。神来人不见:死后亲人已不在世。外婆:外祖母。庇荫(bì yīn):庇护;荫庇。慈云:喻指母亲的慈爱。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母的挽诗,是诗人为亡母写的祭文。全诗四句话,前两句写母亲离世时的情形;后两句写自己在外祖母膝下长大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外祖母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朴素,情意真挚
【注释】 ①挽:悼念。李锡三,名不详。联:对偶。②医:医生。穷:通“终”,结束。③属望情殷:指盼望之切。④人非可死之人:指人并非不能死去。⑤病亦非必死之病:疾病也并非必定致死。⑥因循坐误:按部就班,无所作为。⑦浩劫谢尘寰:浩劫,大祸。谢尘寰,辞别尘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李锡三的诗作。李锡三是位有志于医学事业的青年,但他在求医的道路上屡遭挫折,最后竟死于庸医治死。作者以深沉悲痛的心情
【注释】 挽李锡三联:挽,即“哀挽”,哀悼。李锡:作者的朋友,字锡之,号鹤山。鹤山为宋代著名诗人,曾官至户部尚书。 两世知:指父、子两人的深厚友情。 已矣:完了,已经了。 痛前:指作者的先父李公弼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076年)去世。 骑箕大去:喻指李锡辞官归乡。 母逾古稀:七十岁称“古稀”,这里用“越”表示超过。李锡的母亲在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过七十岁时,作者才出生
【注释】 ①便门:便门街,地名。这里指汉文帝的陵墓。 ②嫠(lí):孤女。 ③阿父:对父亲的尊称。忍于逝世:忍受不了死的痛苦。 ④痴儿:愚钝的孩子。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为他的父亲白敏中的灵柩送葬回葬所做,表达了对父亲无尽的追思之情。全诗共四句二十八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深沉凝重。首句“垂殁剩孤嫠”,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第二句“痛阿父忍于逝世”
【注释】 陟岵:登上山祭拜。靡瞻:没有瞻仰。叹:感叹。目前:现在。大好家居:美好的家庭环境。风雨漂摇谁作主:风雨飘摇,有谁能担当这个家?肯堂:愿继承父志。不肖:不成材。箕裘(jī qiú):古代传说中尧舜时,让重黎、夔、龙、凤等掌管四时,他们用土做成的器具叫“箕”,用皮制成的衣物叫作“裘”。后来用来指代帝王的子孙。负荷:负担,引申为继承。何堪:怎么能够承受得起。 【赏析】
【诗词】 挽李锡三联 忆鲰生适馆赋缁衣,缪说能医,三旬馀诊视维勤,空试刀圭惭扁鹊; 幸哲嗣受经依绛帐,自矜劝孝,数月间熏陶有素,惨闻风树泣皋鱼。 注释: - 鲰生:这里指李锡三。 - 适馆:指在官署任职。 - 赋缁衣:指为官清廉。 - 缪说能医:指医术高明。 - 诊视维勤:指医生经常看病。 - 刀圭:指中药材。 - 扁鹊:古代名医。 - 哲嗣:指贤明的后辈。 - 绛帐:古代学者设帐讲学之处。 -
【注释】 ①挽:挽歌。高文海,作者朋友。联,即《挽联》。 ②宁馨儿:娇生惯养的子弟。怜孤恤苦,指有同情心的人。半为学律客:这里“律客”是借用晋代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曾任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家居会稽,自称“支道林”。后人遂以“支郎”称其子王珉,而以“法钟”(王羲之的儿子)称王献之。这里借以讽刺当时官场中一些人的虚伪。 ③登堂:指升官。此处比喻做官,也比喻做学问。谁是恤孤人:这里指谁能够同情贫苦孤儿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我夫本季子行” - 注释:“季子”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以代表贤士或君子,这里指代自己的丈夫。 - 赏析:诗人通过使用“季子”一词来强调自己夫婿的品质,暗示他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2. “比于田氏家声” - 注释:这里的“比”意为比拟、比较。“田氏家声”可能指的是田氏家族的声望或传统。 - 赏析:诗人可能在比较自己夫婿与某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春秋时期的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