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仲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诗中描绘了泗州(今江苏盱眙县)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天都佳气郁葱葱”,意思是天空中的好气息郁郁葱葱。这里的“天都”是指泗州的上空,而“佳气”则指美好的气息。这句诗描绘了泗州上空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句“转盼江河万斛通”,意思是放眼望去,江水波光粼粼,仿佛有无数斛米从江中涌出。这里用“万斛”来形容江水的浩渺,展现了泗州江水的壮丽景象。
解析: 第一首: - 诗句:胜游无复似西山 - 注释: - “胜游”:指美好的游览活动。 - “无复似西山”:不再像过去那样美好。 - 译文:美好的游览活动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美好。 第二首: - 诗句:从容把酒来天上,滴沥鸣泉满坐间 - 注释: - “从容”:形容态度悠闲自得,不慌不忙的样子。 - “把酒来天上”:把酒放在天上,形容饮酒之乐。 - “滴沥”:形容泉水流淌的声音。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注释和赏析。首先明确“瑞云”指祥云、彩云;“灵迹”指仙迹、神迹;“琳馆”指琳宫、琳阁;“胜境”指名山大川、美景佳境;“异花”指奇花、奇花;“乔木”指参天大树、古树;“金阙”指皇宫;“瑶台”指宫殿。“冷襟裾”,形容诗人归来后的心情。 【答案】 诗句释义:瑞云(祥云、彩云)缭绕在灵迹上
注释: 黄几道挽词:这是一首悼念黄某的挽诗。黄某是作者的朋友,生前与作者有深厚的友谊,故在此诗中对黄某进行追思。 京右盛朋从:京右,指京城附近。盛朋从,意喻当时京城附近的友人众多。 邂逅经旬托泮宫:邂逅,指意外相逢。经旬,指经过十几天。泮宫,指古代设在学校中的学宫,这里泛指读书的地方。托泮宫,指在这里停留或居住,与好友相聚。 诗社苦吟霜月白:诗社,指文人墨客组成的文学团体。苦吟
【诗句释义】 忆初怀诏下天街,红烛相随御史来。 场屋喜遵新定格,朝廷思见已成材。 诛锄险异归平坦,洗濯英华出草莱。 文藻诸生皆足用,更期儒行比骞回。 【译文】 回忆开始时怀揣诏书来到京城,红烛相随御史来到。 考试中喜逢新规,朝廷希望见到的人才已经成熟。 诛杀那些邪恶的人恢复安定,洗涤人才使他们脱颖而出。 文人学子都是可用之才,期待儒者德行能像飞马一样奔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试诗
注释: - 岁月翩翩插羽过:岁月如飞燕般翩翩经过。 - 十年依旧叹蹉跎:已过十年,却仍感叹时光荏苒,虚度年华。 - 雁回燕塞乡书少:大雁归来,燕子飞向北方的燕塞,书信不多。 - 雪满梁园雅集多:白雪皑皑,覆盖着梁园的雅集。 - 取乐醉乡聊邂逅:在醉乡中寻求乐趣,聊以自娱。 - 争新谈薮任纷罗:争论新奇的话题,任由纷乱的言辞展开。 - 殷勤尚托抠衣旧:我仍然期待着你那熟悉的问候。 -
【诗句释义】 镂幡剪胜:镂刻的幡旗和剪裁的胜事,都象征着朝廷的恩宠。 喜倾朝:欢喜得把整个朝廷都给倾倒了。 纡蓝与珥貂:指代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们。纡,弯曲;蓝,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珥,耳饰;貂,古代贵族所戴的帽子,这里泛指高官显贵。 群玉参差排晚日:形容众多文人墨客,各自才华出众,像天上的群玉一样排列在黄昏的天空下。 万花琐碎动春霄:春天的景色如同被无数花瓣装饰,绚丽斑斓。 蕙风已转东郊绿
初赐幡胜戏和诸公二首拜赐匆匆早上朝,公卿前列尽金貂。 日留爱景明双阙,春逐恩辉下九霄。 灵沼轻凘犹覆水,上林微绿已萦条。 自惭羽翮非鸾凤,亦预彤庭舞舜韶。 译文: 在早朝拜赐后急忙前往皇宫,公卿们纷纷上前,都戴着华丽的冠帽。 阳光照耀着明亮的宫阙,春光伴随着皇帝的恩宠升腾到九霄云外。 在灵沼边散步时,水面轻轻荡漾,如同被覆盖的水;在上林苑中漫步,只见草木刚刚萌发,已经长出了嫩绿色的枝叶。
【注释】 蓬壶:蓬莱仙山。方菲,方丈之门也。 天近自应风景别:天已接近蓬莱,自然景物就各有差异了。 想像江南今盛发:想象江南的桃花现在盛开了。 亦经频雨稍离披:经过连日的细雨,桃花稍微凋零了。 【赏析】 诗题“馆中桃花”是诗人在蓬莱阁观赏桃花时所作,全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春,诗人寓居馆中。这首诗是一首咏桃花的七绝。 首句“蓬壶深绝锁方菲”,以蓬莱为比兴,暗用《楚辞·招隐士》
这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冬日里的禅林、禁城以及金殿等元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二月朔入局 - "十二":表示农历十二月。 - "朔":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日。 - "入局":进入官府或官场,这里指冬天开始工作的意思。 - 关键词:冬、十二月、入局、官府 2. 坐听禅林叩晓钟 - "坐听":坐在某处静静地听。 - "禅林":佛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