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睦
题:僧房 东海日未出,九衢人已行。 吾师无事坐,苔藓入门生。 雨过闲花落,风来古木声。 天台频说法,石壁欠题名。 译文: 在东海之滨,太阳还未升起时,人们已经在忙碌地行走。 我的老师没有事,悠闲地坐着,门上长满了苔藓。 雨过后,花儿凋谢落下;风吹过,古树发出声响。 我经常到天台寺去讲法,但是石壁上还没有我的字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东海之畔的僧房中
【注释】 ①长空:辽阔的天空。 ②歇:停止。 ③觉精神:醒来时感到精力充沛。 ④看水看山坐:坐在窗前,观赏着窗外的山水。 ⑤偈吟诸祖意: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⑥茶碾去年春:指去年春天做的茶叶被用来泡茶了。 ⑦此外谁相识:除了我自己还有谁会认识我? ⑧孤云到砌频:像孤高的云彩飘来飘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秋雨歇”,说明天气已转晴,为全诗描写景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解析】 本诗是作者自述其与上人同游的经过。“思齐己上人”是第一句,诗人以齐己的字来称呼他,说明诗人在写诗时是在回忆自己与上人一起游览的情景。“相谓好襟灵”,第二句,言及他们相互谈论,认为彼此都有很好的修养和情操。“有口不他说,长年自诵经。”第三句,说他们虽然有口才,但是并不随便与人谈论,而是长年累月地诵读经书。“水声秋后石,山色晚来庭。客问修何法,指松千岁青。”第四五两句,写景
东林寺 欲去不忍去,徘徊吟绕廊。 水光秋澹荡,僧好语寻常。 碑古苔文叠,山晴钟韵长。 翻思南岳上,欠此白莲香。 注释: 1. 东林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个古老寺庙。 2. 欲去不忍去:表示作者想要离开但又舍不得离开。 3. 徘徊吟绕廊:在寺庙里徘徊,吟诗作赋,绕着廊道走来走去。 4. 水光秋澹荡:形容寺庙周围水面的秋色,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5. 僧好语寻常
【注释】 喜僧友到:欣喜地见到僧人的来访。 十年消息断,空使梦烟萝:指与僧人分别已十年,梦中相见如烟雾缭绕之萝,无法辨认。 嵩岳几时下,洞庭何日过:言嵩山何时能下,洞庭何时才能渡过。 瓶乾离涧久,衲坏卧云多:指僧人住的地方,瓶干水竭,已很久了,袈裟破败,躺在云中多处。 意欲相留住,游方肯舍么:想与你一同修行,你才肯离开吗?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所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卖松者 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 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 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 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 注释: 1. 卖松者:指那些以出售松树为生的人。 2. 求利有何限:追求利益有什么限制?表示卖松者对利益的极度渴望。 3. 将松入市来:把松树带到市场上来卖。 4. 直饶人买去:尽管有人想买。 5. 也向柳边栽:也往柳树旁边种植。 6. 细叶犹粘雪:松针细小如雪,仍然附着在叶子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尽有离别,而君独可嗟。” - 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人人都会经历离别,但您这次的离别却显得尤为令人叹息。这里的“可嗟”即值得惋惜,表达了对边将即将离去的感慨和不舍。 2. “言将身报国,敢望禄荣家。” - 描述了边将的志向和愿望,即以身许国,不愿仅因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离开战场。这里的“禄”(利禄)指俸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或职位所得的报酬
【注释】 1. 贯休(726—839),唐代著名诗人,诗僧。 2. 常语:常言、经常说的话。 3. 安知:怎么知道。 4. 楚郊:指长江以南的江南一带。 5. 吴地:指今江苏、安徽一带。 6. 立月无人近:指夜晚月亮高挂,人烟稀少。 7. 归林有鹤随:指傍晚时分归林,有鹤相伴。 8. 所居浑不远:指住处离这里并不远。浑,通“均”,一样。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贯休相识后,相互酬唱的情景
注释: 去去去何住,一盂兼一瓶。 水边寒草白,岛外晚峰青。 宿处林闻虎,行时天有星。 回期谁可定,浮世重看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玄泰禅师时所作。前四句写玄泰的行踪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后四句表达对玄泰归期的担忧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宿岳阳开元寺 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 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风逆沉鱼唱,松疏露鹤身。 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注释: 1. 竟夕:直到深夜,整夜。 2. 凭:倚靠。 3. 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4. 兴叹频:频频叹息,表示感慨。 5. 往来人:过路的人。 6. 自老:自行衰老,指时间流逝。 7. 今古:现在和过去,代指历史长河中的岁月。 8. 风逆:风吹拂,此处形容声音被风吹得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