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吊屈原 汨罗东去水滔滔,吊古临流诵楚骚。 千载独醒惟有子,古今醉死尽英豪。 注释: - 汨罗: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 东去:向东流去。 - 滔滔:大水流动的样子。 - 吊古:哀悼古事。 - 诵楚骚:朗诵楚国的诗歌。 - 子:指屈原,字原长,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古今:古代和现代。 - 醉死:因沉迷或沉湎于酒而死亡。 - 英豪:英勇杰出的人物。 赏析:
注释: 画竹:题画。 玉节娟娟老雪霜:用“玉节”比喻竹子的节,说竹子虽然已经老去,但仍然挺拔如雪霜之节。 苍梢势欲拂云长:形容竹子的茎干高耸入云,好像要与天空相接。 南风昨夜吹烟雾:指昨夜的南风带来了一些烟雾。 添得虚堂六月凉:因为有了竹林的遮挡,所以显得更加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一幅竹林的画面,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坚韧和清雅的品格。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
【注释】 题竹其一:题在竹子上。 醉墨:酒后的墨迹。淋漓:湿透。 未干:没有干。 拂云双玉:形容竹干挺拔,如双玉一般直冲云霄。 秋看:秋天的景色。 嶰谷:即幽谷。 空林:空荡荡的树林。 月:月亮。 凄凉篴里寒:篴是竹筒,寒是冷清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竹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醉墨淋漓湿未干”写自己饮酒后挥笔写下的诗句,酒酣墨饱,意兴盎然,但诗句还未写完,酒意却已消尽
【注释】 绿杨燕 其一:指春天。绿杨,指杨柳。燕,燕子。 上国繁华画里看:繁华,繁华的城市。画里看,比喻在画卷里看到。 绿杨紫燕斗春阑:斗,争斗;春阑,春尽。 金河堤上朝回路:金河堤,即护城河。 最是飞花扑玉鞍:飞花,飘落的花瓣。扑,落在。 【赏析】 此诗写春日景色。首句写京城春景,二、三句写郊外之景,末句以京城之景衬托郊外之美。全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注释:兰花被雨淋湿,桂树被蛀虫啃食,刚下雨天又放晴,寂静的泉水宫里夜晚看不清。听说七峰山下流过的水,至今仍在吞声呜咽诉说着怨恨。 赏析:《挽沙阳朱氏》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一首咏怀诗,写一位女子对亡夫的怀念和悲伤之情。全诗意境幽美凄婉,情感真挚动人,堪称佳作
注释:南山上的隐者种下琅玕,刚刚破土的竹笋在烟雨中显得寒冷。所有的竹都被伶伦裁剪成凤管的样子,芸窗里保留着一枝看。 赏析:此诗是题咏竹的,以写竹自比。首二句写竹的种植和生长,“南山野老”四字点出种植地点和作者身份,“琅玕”是美玉名,用以指竹。“锦箨”是竹皮的颜色,这里用“锦”形容其色彩鲜亮。“初翻”说明竹笋刚刚开始出土,“烟雨寒”写出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第三四句写竹子被制成笛子后
【注释】 ①秣陵:今江苏南京市。陆沈:沉没,指死亡。②九泉:阴间,地下。③吟:指吟诗。④泠:清凉。⑤想逐:想追随。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体认和感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淡然态度。全诗用词精当,意境深远,风格清丽脱俗。 首句“岂料明时竟陆沈”,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明朝末年,社会动乱不安、国家危难之时
【注释】 秣陵:今南京。 何人:谁,什么人。 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赏析】 《初出秣陵赋得其六》共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本篇写诗人客居他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生离死别已声吞,淮水东流万古冤”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心情;后两句“今夜石头城下月,何人把酒酹诗魂”,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故国命运的忧虑。 首联以“生离死别”四字开篇
岁暮别友 笔砚相从又一年,今晨判袂各纷然。 临岐不用嗟离别,明德相期贵勉旃。 译文: 岁月如梭,我们又一起度过了一年,今日清晨,我们各自分道扬镳,各自离去。不必为这短暂的分离而感到悲伤,我们应相互鼓励,共同追求高尚的品德。 注释: 1. 笔砚相从又一年:指的是我们在一起学习写字作画已经有一年了。笔砚相从表示我们一起在学习和生活中度过的时光,又一年则表示时间的流逝和我们的友情。 2.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画松”是诗的题目,全诗只有两句,第一句“长风萧飒起毫端”,第二句“雪干苍苍几岁寒”。 【答案】 译文:大风在纸上吹动,笔尖发出沙沙的声响;白雪覆盖了大地,又有几度寒冬;笔力刚健有力,黑墨渗入纸中,好似老龙在云雨中蟠伏。赏析:此篇是作者为友人所画松树而作的小诗。开头写大风刮动笔杆,笔锋在纸上挥洒自如。接着以“雪干苍苍”四字,描绘出冬日严寒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