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料明时竟陆沈,终天不泯九泉心。
归魂想逐天边月,夜夜清泠石上吟。
【注释】
①秣陵:今江苏南京市。陆沈:沉没,指死亡。②九泉:阴间,地下。③吟:指吟诗。④泠:清凉。⑤想逐:想追随。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体认和感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淡然态度。全诗用词精当,意境深远,风格清丽脱俗。
首句“岂料明时竟陆沈”,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明朝末年,社会动乱不安、国家危难之时,诗人却不得不离开了他深爱的城市南京(即秣陵),而远赴边荒之地。这一“陆沈”的命运,使诗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岂料”一词,不仅表明了诗人对这种命运的惊讶之情,而且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沧桑变幻的感叹。
第二句“终天不泯九泉心”。面对“陆沈”的命运,诗人并未陷入绝望之中,而是怀着一颗坚贞不渝的心,继续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精神不会随着肉身的消亡而烟消云散;即使到了阴间,他那颗炽热的心仍然燃烧着,永远不会熄灭。这里“终天”与“九泉”相对,突出了诗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死、荣辱的淡然态度。
第三句“归魂想逐天边月”,诗人将“九泉心”比作天上的月亮,进一步抒发了他的情感。这里的“归魂”指的是诗人的灵魂,它挣脱了肉体的束缚,飞向了遥远的天边,追逐着那洁白如银的月亮;同时,它也象征着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夜夜清泠石上吟”,是诗人对前两句的升华。他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明月之上,让它在夜晚的江水中自由地游弋嬉戏;同时,他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这清澈明亮的月光之中,使之成为自己心灵的写照。这里的“清泠”二字,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明亮晶莹,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此诗通过诗人对“陆沈”命运的感慨、对“九泉心”的坚守以及与天边明月相伴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此诗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