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注释】 书宗兄:指作者的好友张书宗。怀:思念;怀之信,即书信。后:信的后面,即书信的内容。迁人:指流寓他乡的人。西去逐秋风:《庄子·逍遥遊》“乘彼白浪”,“乘秋一叶”一句,意思是说乘着秋风从西面飘来。比喻远行或流寓异地。清泠:水名,在今湖北宜都。南鸿:南方飞来的大雁。 【赏析】 诗题是“书宗兄怀之信后”,说明这是一首写给友人的信,但信的内容并未写出,所以读者只能从诗的字面上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誓与匈奴不共餐”,意思是发誓与匈奴决一死战,绝不投降,决不同吃一顿饭,表现了苏武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暂将毡雪慰摧残”中的“毡雪”指的是匈奴的毡帐和雪地,“慰藉”指的是安慰、宽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荷钱 荷花荷叶翠绿一片,轻轻摇曳在水面上。不是模仿也不是抄袭,自有其独特之处。 这是自然造化的巧妙,让人不禁赞叹。一池清波荡漾着美丽,宛如冯夷在演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风景画。首句“荷钱”点明了主题,荷花荷叶翠绿一片,轻轻摇曳在水面上,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二句“非范非模迥出奇”则进一步揭示了荷花的独特之处,它既不是模仿也不是抄袭,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注释:欧冶子何时才能炼出百把宝剑呢?它们都深藏在石头盒子里,隐藏在丰城之下。终将化作神龙,不会追随群雄,去参与战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古剑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首句“何年”二字,既指时间之长,又寓有作者的感慨。“百炼成”,形容宝剑的锋利、坚韧,也比喻了作者的意志坚贞不渝。次句“石匣”,暗指磨砺的过程。“丰城”,“丰”字音同繁体的“风”,丰城即丰山,是铸剑的地方
林木疏疏小径分,石泉岚气绝尘纷。 抱琴野客归何处,间却松窗半榻云。 注释: 林木稀疏,小路分隔,石头上的泉水,带着阵阵的雾气,仿佛与尘世隔绝;抱着琴的隐士回到了哪里?是隔着松木窗户,看见半榻上的云朵。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山水画面:林中一条小道,两旁树木疏疏落落,山石嶙峋,溪水潺潺,山风吹动松树发出“沙沙”声响,似乎夹杂着松涛之声。在这幅宁静的山水画中
【注释】 寄周生:寄给朋友周生的诗。长忆:常常怀念。高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附近。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周生的,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友人的关切。首句写鸥鸟也懂得人事之变迁而知人将不来了,二句写因春来而思友;三句写酒伴皆零落,四句写说起故友不禁泪下,末句以“泪”字点出全诗主旨。 诗的开头两句,就表现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使人联想到鸥鸟的哀鸣。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苔钱:指长满苔藓的台阶上像钱一样分布着。 2. 陶铸: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因避讳改姓为“陶”,后以“靖节”为他的代称。他一生爱菊,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等著名诗句。 3. 风雨力:指风雨之力,借喻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和高远志向。 4. 野客太清贫:野人生活太清苦了。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游览陶渊明故居时有感而作
【解析】 “牧牛图”是题画诗。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图画的描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全诗以牧童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绿草萋萋黄犊肥”,绿草茂盛、黄色小牛肥壮,写出了牧童放牛的环境;“半蓑”指穿蓑衣的牧童。“半蓑残雨卧东陂”写牧牛图,突出“牧童”。 “烟深野水行人绝”,烟波渺茫,野径无人,点出画面背景。“家在寒林月上迟”点明牧童回家
【题解】 本组诗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以幽兰图为题,借兰叶、玉露、碧山、流水、美人等意象,抒发诗人对远方的爱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题幽兰图:以兰叶、玉露、碧山、流水、美人等意象写幽兰图。 微红:指兰叶颜色略带红色,不是完全的红色。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 碧山:青绿色的山。 思悠悠:思念之情难以排遣。 美人:代指远在异地的爱人。 空摇佩:空对着佩饰发呆。 几度愁
【注释】 粤国:泛指南方。竹枝词是流行于湖南、四川一带的民歌,曲调优美动听,常为文人吟唱。 吴航:即江南,今属江苏南部地区。归客:作者自谓。不胜悲:非常悲伤。 别后:离别以后。秦楼:古代帝王的寝殿,这里借指长安。清光:明亮的月光。昔时:过去的时光。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分离后,在月下思念友人,怀念往昔的友情。后两句写自己送别朋友后,又看到明月,想起当年在长安(即吴江)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