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邺
诗句释义 1 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阁上燕双双。 - "白玉尊":指一种珍贵的酒杯,通常用玉制成,象征尊贵和奢华。 - "紫桂香":指的是桂花的香味,紫色象征着高贵或神秘,桂花常在秋天盛开,香气浓郁。 - "迎春阁":指春天来临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建筑或景点,用来迎接新春的到来。 - "燕双双":描述燕子成对地飞翔,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2. 陈王半醉贵妃舞,不觉隋兵夜渡江。 -
《吴王古宫井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下面将逐一展开对这首诗的解读: - 诗句释义:含青薜荔随金甃,碧砌磷磷生绿苔。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含翠欲滴的薜荔依附于金色的井壁,碧绿的苔藓在青砖砌成的台阶上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 译文:那些古老的宫井曾经经历了时间的洗礼,现在又重新被人们挖掘出来。井边,玉钗上刻有“敕”字的痕迹依稀可见,仿佛诉说着昔日的恩泽和赐福。 - 赏析
注释: 生前几到此亭台,寻叹投荒去不回。 - 生前:指活着的时候。几到:多次到达。亭台:指亭子与台阁。 - 若遣春风会人意:如果春风能够符合人的心意。遣:如果。春:春天。风:此处指春风。会:符合。人意:人心。 - 花枝尽合向南开:花儿的枝头都应该朝南开放。尽合:都应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物抒情,通过描写梅花的开放,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句“生前几到此亭台”
诗句注释: 1. 兼风飒飒洒皇洲:兼,同时;飒飒,形容风声;洒,覆盖;皇州,指京城长安。 2. 能滞轻寒阻胜游:能,能够;滞,阻挡;轻寒,轻微的寒气;阻,阻止;胜游,美好的游览活动。 3. 半夜五侯池馆里:半夜,深夜;五侯,指的是汉代的五位侯爵,此处泛指富贵人家;池馆,池台楼阁;里,内。 4. 美人惊起为花愁:美人,指贵族女子;惊起,被惊醒;为花愁,因为花儿的凋谢而感到悲伤。 译文:
注释:我自认为歌舞表演最擅长,如今年岁已大却寄居在洛阳城。 当年醉意中送别龙骧曲,现在要留给谁家去唱明月清辉。 赏析:此诗首句“歌舞从来最得名”中的“从来最得名”表明作者对歌舞的精通与热爱,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不饶人,自己已经老去的无奈和感慨。第二句“如今老寄洛阳城”则是作者对自己现状的无奈感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第三句“当时醉送龙骧曲”则回忆了过去一段快乐的时光
【注释】 ①“欲别”句:想要告别东风,但因春意已去而黯然。②亦知:也明白。③争:争先、力争。④残花:落花,凋零的花瓣。⑤更对:再一次面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惜春的诗。诗人在送别的时刻,面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感慨颇深,写下了这四句诗。首二句写送别之际,对东风恋恋不舍;末两句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全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欲别东风剩黯然”,是说将要与东风分别时
诗句解析: 1. 蜡烛:诗的开始,“蜡烛”是第一句。 2. 暖香红焰一时燃:描述了蜡烛燃烧的情景,暖香指的是蜡烛燃烧时发出的香气,红焰则指火焰的颜色。 3. 缇幕初垂月落天:这里的“缇幕初垂”意味着窗帘被拉上了,而“月落天”描绘了晚上月亮落下的景象。 4. 堪恨兰堂别离夜:表达了对夜晚分别时刻的无奈和伤感。 5. 如珠似泪滴樽前:形容眼泪如同珍珠般晶莹,掉落在酒杯前。 译文:
【注释】叹别:感叹离别的痛苦。人,指自己。光阴似箭:比喻时间过得快。直待:直到。江山尽:指国家灭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抒发诗人的感伤之情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国事的担忧。前两句写别离,后两句抒发感伤,前后呼应,感情深沉而含蓄。 首句“北来南去几时休”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因南北分离而产生的哀愁。他们来自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地方,分别后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呢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温泉的诗。诗人以温泉为主题,通过对温泉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第一句“一条春水漱莓苔”,描述了泉水从山中流出,经过春日的阳光照耀后,形成了一条清澈的小溪。这里的“漱莓苔”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与莓苔相互映照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二句“几绕玄宗浴殿回”,描绘了泉水绕过玄宗皇帝曾经沐浴过的浴殿,继续向前流淌的情景。这里的“玄宗”指的是唐玄宗
注释: 万点飞泉落下白云,像帘子一样悬在那里,远望就像真的一样。 如果我把这水用来作霖雨,那效果一定会比长垂路尘更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诗人以“万点飞泉下白云”为引子,勾勒出水帘的背景。接着,诗人用“似帘悬处望疑真”来形容这水帘如同悬挂在高处的帘子,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诗人以“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为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