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邺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的荣辱得失,以及个人的境遇变化。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伤侯弟:这句可能是指诗人对自己兄弟的同情或担忧,"侯弟"可能是对诗人兄弟的一种尊称。 2. 世间荣辱半相和:这句话表达了人生中的荣辱并不总是完全独立存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 3. 昨日权门今雀罗:权门指的是有权有势的人,这里形容过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现在就像捕食雀鸟的罗网一样,无法逃脱。 4.
注释: 日高荒庙掩双扉,杉径无人鸟雀悲。 昨天江潮起归思,满窗风雨觉来时。 何堪身计长如此,闲尽炉灰却是疑。 赖有碧云吟句客,禅馀相访说新诗。 翻译: 太阳高照,荒废的寺庙掩映在双扇门后,杉树小径无人行走,鸟儿也为之哀鸣。 昨天江潮涌起我的归乡思绪,现在窗户里风雨交加,醒来时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那里。 我怎能忍受这样漫长的日子,把炉灰都燃尽了还是心存疑虑。 幸好有那些喜欢写诗的白云般的吟句之人
秋日留题蒋亭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二年芳思随云雨,几日离歌恋旆旌。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 诗句释义: 1.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描述在秋风初起之时,一只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旅途的开始。"关河"代指中国,而“马上程”则表达了即将踏上远行的旅程。 2.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注释】: 1. 一点灯残:天色已晚。鲁酒,指山东的酒。 2. 孤剑事离程:手持一把长剑(象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告别了家乡。事,从事、处理;离程,离别行程。 3. 愁看:担心看到。飞雪闻鸡唱,天寒,听到报晓的鸡啼声,看到飘飞的大雪。 4. 白草近关微有路:白草,指荒漠中生长的草木或沙地。关,关口,即边关。微有路,有一点可以通行的路。 5. 浊河连底冻无声:大河被冰雪封冻,河水流动的声音都消失了
春日过寿安山馆 旧国多将泉石亲,西游爱此拂行尘。 帘开山色离亭午,步入松香别岛春。 谁肯暂安耕钓地,相逢谩叹路岐身。 归期不及桃花水,江上何曾鲙雪鳞。 注释: 1. 旧国多将泉石亲:在故国有许多靠近泉水和山石的地方可以亲近自然。 2. 西游爱此拂行尘:喜欢这里能让人忘却世俗的纷扰,如同被山间清风拂去尘埃一般。 3. 帘开山色离亭午:打开窗帘,看见的是山色与中午阳光交相辉映的景象。 4.
【注释】 ①蝉:秋天的使者。②百感生:各种感触都产生了。③堪:堪能,能够。④催:催促。⑤双鬓:指头发,借指人的发鬓。⑥离情:离别之情。 译文 刚进新秋百感生,其中蝉噪最能令人惊心。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自喻,抒发了诗人的悲凉情怀和乡思。全诗四联,第一联写入秋感受,“蝉”是题中的重点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塞寺穷秋别还师,西风一雁倍伤悲。 【注释】: 塞寺:边塞的寺院。穷秋:深秋。还:回。师:僧人,这里指义初上人。西风一雁倍伤悲:西风中的大雁倍觉悲哀。 【赏析】: 首联写诗人在秋天离开义初上人,西风中看到飞过的大雁,倍感哀伤。 第二联写自己感叹尘世太多事,何时能再次回到禅房呢? 第三联写霜岭红叶恨、月溪碧云词,都是自然景色,但它们却勾起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将来的忧虑。
注释: 1.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 寺:灵岩寺宗公院 - 千石:形容山路险峻,曲折蜿蜒。 - 孤吟一宿:诗人独自在寺中吟咏一晚。 2.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 夜深人静时,可以听到寺庙的杉木祭坛上滴落的雨声。 3.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 花界:佛教用语,指花果世界。 - 尘襟:指世俗之心。 4.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 心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途中寄友人》。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 注释:在秋天的庭院中惆怅地望着你(友人),刚刚与你再别。我们分别已经有十年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 注释:有时是因为在梦中相见,所以书信来得晚;大多数时候是由于书信往来,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诗中以"芳草"为主题,通过描绘春雨中的废苑墙、游人在微香中的脚步、斗雉在远处绿影中的身影等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译文: 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在蒙茸。 微香暗惹游人步,远绿才分斗雉踪。 三楚渡头长恨见,五侯门外却难逢。 年年纵有春风便,马迹车轮一万重。 注释: 1. 废苑墙南残雨中:废苑墙,即被废弃不用的宫苑围墙,南侧在雨中。残雨,指春雨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