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七》是明朝林光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被铜鼓声唤醒的情境。接下来将逐句进行翻译: 松阴横一枕,翻忆在扶胥。 松树的影子横卧在枕头上,让我不禁回忆起曾经在扶胥的经历。 铜鼓回春梦,波罗集异乌。 铜鼓的声音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回到了他的梦境中,而那些奇异的鸟儿聚集在一起。 于今甘拙讷,不睡复何如。 他感叹现在的自己宁愿安睡也不愿再经历这样的梦境。 九鼎传东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疾风馀毁瓦:狂风过后,残留下破损的屋瓦。 2. 疏竹尚迎门:稀疏的竹子依然迎接着门前。 3. 贫识人情改:贫穷使得人更加懂得人情世故的变化。 4. 寒思士屋温:寒冷中思考起自己的小屋,感受到了温暖。 5. 一瓢终易足:虽然只有一瓢水,但总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6. 四壁也难存:四面墙壁也难以保存所有的财物。 7. 浩荡春光满:春天的阳光明媚,充满了生机。 8.
【注释】 1. 瓶空无贮粟:意思是说,瓶里没有粮食,没有可以储存的东西。 2. 松菊:指松树和菊花。 3. 时变:时代变化。 4. 乌巾:黑色的头巾。 5. 北窗:指东晋诗人陶潜的家。 6. 三径:三条小路。 7. 儿曹:孩子们。 8. 扫门:清扫庭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画上题诗,以寄慨言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画上所见之景,后两句写画中之人。 首句“瓶空无贮粟”,写瓶里没有粮食
【注释】 青藜:一种青色的藜(li,一种草名) 时领步:时常带着藜杖漫步 栖园:旧宅 梁燕:指燕子 尧天:尧帝治理天下的时期 孔席:孔子坐席。孔席不暖,是说孔子的座位上不曾温暖过。 翻疑:反悔 区区:微不足道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故居重游,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之作。 “青藜时领步,偶过旧栖园。”起句即以“青藜”点题,说明这是一首重游故居的作品。“青藜”,即藜杖,古代的一种手杖
山静人希到,春深花自繁。 鸠藤行处酒,烟火望中村。 偶尔逢耕叟,迟回话夕昏。 不知天壤内,何处是桃园?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山静人希到: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山景,人迹罕至,显得更加幽静。 - 春深花自繁:春天到来,花儿自然盛开,生机盎然。 - 鸠藤行处酒:在鸠藤缠绕的道路上,人们边走边饮,享受旅途的乐趣。 - 烟火望中村:从高处俯瞰,村庄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生活气息浓郁。 - 偶尔逢耕叟
注释: 1. 亲秋菊:亲昵地欣赏秋天的菊花。 2. 欣欣:喜悦的样子。 3. 班荆罗父老:在荆条下铺开草席,招待那些年长的老人。 4. 披褐:穿着粗布衣服。 5. 倒杯樽:倒酒给客人喝。 6. 春换青丝柳:春天来临,柳树变绿。 7. 山深白板门:山深的地方有一座白板门。 8. 懒将贪睡息:不想睡觉,因为要和别人谈论很多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菊花、柳树、白板门等景物
【注释】: 敛桨三江寨,山寒日欲晡。 敛桨:收起船桨;三江:指长江、嘉陵江和岷江等。 三江晚泊二首其一 其一 山寒日欲晡, 山寒冷,天将黑,日已近傍晚。 江流吞岭觜,岚气障天隅。 江流蜿蜒曲折,如吞向山的山尖。 岚气:雾气。障:挡住。天隅:边际。 岚气障天隅。 云雾弥漫,挡住天际的边缘。 津吏何骄蹇,商船苦索需。 津吏:渡口官吏。商船:商人的船。 何骄蹇:为何骄傲自大。商船苦索需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诗人梦醒后,在小屋里支颐静坐,听到枕边香篆细响,酒醒时见布衾微凉,不禁感慨时光易逝,世事难料。后四句写诗人想到自己一生仓皇起落,颠倒衣裳,不禁叹息。 【答案】 (1)掩耳无多事 指不关心国事。 (2)支颐就小床 指在小屋里静坐。 (3)梦恬香篆细 睡得很香甜,香气袅袅地飘散在空中。 (4)酒醒布衾凉 酒醒了,看到布被还凉了。 (5)白月天留照
暝色催正雨,腾腾海气蒸。 喧阗市井语,明灭夜船灯。 敛迹同渔父,投闲羡岛僧。 浮云思世计,种种不堪凭。 注释:暝色是指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正雨是指大雨;腾腾指热气上升的样子;喧阗是喧闹嘈杂的意思;敛迹指收起踪迹;投闲指辞官归隐,这里用来形容隐居生活;岛僧指在海岛上修行的僧人;浮云是指飘渺不定的事物;思世计是指思考世俗事务,这里指考虑功名利禄之类的事。 赏析:番禺,古地名,今广州市南郊
【诗句释义】 低回滕伞岭:在滕伞岭上徘徊,低回。 怅望曲龙陂:在曲龙陂上远望。 花气盈双袖:花朵的香气充溢在衣袖之间。 春声转数鹂:春天的声音伴随着数只黄莺鸣叫。 老亲那作恶:年迈的亲人不会做坏事。 稚子巧相怡:小孩子们聪明伶俐,互相取乐。 尽日穷清赏:一整天都在欣赏美好的景色。 尽日穷清赏:整天都沉浸在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中。 未暝时:傍晚时分。 【译文】 在滕伞岭上徘徊,眺望着曲折的龙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