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赠石斋先生十首》之五。下面是对诗句的逐一翻译和注释: 1. 好月期来夜,黄花更几朝。(译文)盼望着明月到来的夜晚,又有几个早晨看到菊花盛开。 注释)“好月”指明亮的月色,“期”即期盼之意;“夜”指时间,“更几朝”表示多次、反复地。 2. 远山娇入画,低岸忽吞潮。(译文)远处的山峰宛如美人般美丽,而近处的低矮河岸突然吞没着潮水。 注释)“娇”意为美好、可爱
注释: - 惜别吾何语:惜别我,该说什么呢? - 秋声动海涯:秋天的声音惊动了大海的边际。 - 他时赋丹荔:以后会写诗赞美红艳的荔枝。 - 今日赠黄花:现在赠送的是黄菊。 - 别足移磐石:离别的脚步能移动巨大的山石。 - 苍波照暮槎:苍茫的水波映照着傍晚的渔船。 - 大臣能体国:贤明的大臣能够为国家着想。 - 飞檄落烟霞:迅速传递命令,如烟雾一样飘散在天空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叶青居:诗人自称所居。叶,取其自得自在之意;青,取其清幽高远之意,居,即住处。 卖韭:指卖菜。 见村童:看到村中的儿童。 推窗:打开窗户。 正倚篷:正在倚靠着船篷。 浮沙崩细浪:沙滩上的细砂被风吹起,犹如小波浪一样。 乱絮舞晴空:像纷飞的柳絮在晴朗的天空中飘动。 吏懒陶彭泽:官吏懒惰如陶渊明(陶潜)。 诗催陆放翁:陆游诗中催促自己。 客怀吾欲语:我的客中之情,我欲言而未能。 吹断酒旗风
【注释】 1. 三江:三江口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代指长江、汉水、济水三河交汇处。 2. 人烟生两岸:岸边有人居住,炊烟升起。 3. 江潦夺浮沙:洪水冲刷着沙滩。 4. 矮屋编泥竹:用竹子编制的矮小的屋舍。 5. 虚檐覆水瓜:低洼的屋檐下面有水葫芦。 6. 波回渔艇疾:波涛中渔船快速前行。 7. 风引寨旗斜:风吹动营帐上的旗帜随风飘扬。 8. 蚬子迎船市:市场里有蚬子(一种甲壳类动物)出售。 9.
【注释】: 1、石斋先生:诗人的别号。2、南海千年话:指南海(广州)是岭南文化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3、青天一道巾:指道士的头巾。4、离言贪月白:指离别之词。5、秋思入江深:指思念之情。6、赤手看经济:意为治理国家需要智慧,不能只凭运气,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7、明时愧陆沈:陆沉是指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比喻自己没有能力为官。8、白云闲宇宙:意指自己像白云一样自在,不受世俗束缚,逍遥于天地之间
注释: 扁舟远相送,儗过峡山前。 扁舟:小船。比喻石斋先生。 儗:比况词,好像。 峡山前: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岚气清人骨,僧居出洞天。 岚气:雾气。清人骨: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 僧居:指石斋先生。 出洞天:道教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泥途甘我老,樽俎会何年? 泥途:泥泞的道路,借指仕途坎坷。 樽俎:酒器、食器。 樽俎会何年:指什么时候才能与石斋先生一起饮酒谈心呢? 不洒童儿泪,支离只赠言。
【小湘峡】 江水来何急,江鸥泛自闲。 蒙蒙天际雨,冉冉峡前山。 谷树含秋意,岚风洒醉颜。 何能伴渔子,一枕卧江湾。 译文: 江水来得如此急促,江中的鸥鸟似乎很悠闲。 蒙蒙的细雨笼罩着天际,缓缓地飘落在峡谷之前。 山谷中树木带有秋天的气息,山风轻拂让人沉醉。 我怎能像渔夫那样陪伴你,只愿在江湾中安睡。 注释: 1. 江水来何急:形容江水流动迅速,如同急切到来。 2. 江鸥泛自闲
【注】: 1. 宿三水:即在三水停留住宿。宿,停留。 2. 长风何处起:长风吹来何处而起? 3. 雨脚散重阴:雨水的脚迹散去,重阴天气消散。 4. 山月能留照:山中明月能够留下光亮。 5. 江流只自深:江水流动只是自己更深。 6. 清宵无酷暑:清静的夜晚没有酷暑。 7. 远鹤有馀音:远处飞翔的鹤声有馀韵。 8. 未有悲秋意:还没有感到秋天的悲凉。 9. 何如蟋蟀吟:不如蟋蟀的声音。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综合考查,注意平时积累,注重理解运用。本题中重点字词提示“方舟”,“棹”,注意“纡”的书写。 【答案】 译文: 乘着方舟远眺,停桨引酒消愁; 潮水曲折蜿蜒如寒玉,秋山环绕在夕阳下。 大鹏飞高天宇多么狭窄,海鸥懒散忘却了归途。 把行踪和心迹都寄托在诗里,好让锦囊装满佳作
译文: 四月二十八日狂风大作, 千艘小船被风刮得四处飘荡。 万只船在风中发出呜咽的叫声, 人们的心情也感到惊恐不安。 人们心中空自惊骇, 连风神都感到劳累。 黑发从今变黄, 汉朝高悬黄尘。 闲窗是谁家的儿郎, 歌声伴枕边,梦魂劳苦。 注释: - 四月二十八日:指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天气异常,风力强劲。 - 靡靡:形容船行缓慢或船只众多的样子。 - 废:停止、无法前行。 - 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