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①自庆:诗人的号。五十:年届五十,这里以自庆五十指代诗人。和:同“贺”,赠答。顾能:唐代诗人。见:被赏识。⑤天意:命运、造化之意。苦栽培:辛苦培育。⑥地僻:地处偏僻,环境清幽。人过少:人迹罕至。⑦春深: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自开:自然开放。⑧光韬云里月,香淡雪中梅:形容景色优美,如在仙境之中。⑨王乔: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王乔,汉孝廉,学道于嵩山石室。鹤来不来
译文: 四月二十八日狂风大作, 千艘小船被风刮得四处飘荡。 万只船在风中发出呜咽的叫声, 人们的心情也感到惊恐不安。 人们心中空自惊骇, 连风神都感到劳累。 黑发从今变黄, 汉朝高悬黄尘。 闲窗是谁家的儿郎, 歌声伴枕边,梦魂劳苦。 注释: - 四月二十八日:指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天气异常,风力强劲。 - 靡靡:形容船行缓慢或船只众多的样子。 - 废:停止、无法前行。 - 呜呜
归袂飘飘举,轻帆冉冉来。 幽花封岸觜,白日照沙堆。 旷志酬千古,虚怀贮一杯。 平生双短鬓,何处洗尘埃。 注释: 1. 归袂飘飘举:归心似箭的衣袖轻轻举起。 2. 轻帆冉冉来:轻快的船帆缓缓驶来。 3. 幽花封岸觜:岸边盛开的花朵被微风吹得飘动,仿佛在封堵着水边。 4. 白日照沙堆:阳光照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 5. 旷志酬千古:胸怀壮志,希望能报答千秋万代的人。 6. 虚怀贮一杯
【注释】 ①造物:指自然,天。 ②连疏:指奏疏。 ③子母情:比喻夫妻之情。 ④明主:贤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后,其时在海南岛为县令。 此诗前四句写石斋先生之不仕,五、六句写石斋先生之归隐,最后四句写石斋先生之遇合。“烟霞”二句,言石斋先生不贪名利,不慕声名,而自然与造物者惜其声名。“当道”四句,言石斋先生虽遭当权者的排挤,但终能逢明主,且有妻儿相随
【注释】《自庆五十和顾能见赠五首》其四: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百年今已半,身外总浮云:人生百年,已经过了一半,但身外之事,都像是浮云一样,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开径延三益,飞觞醉十分:诗人邀请朋友们一起打开酒宴的门径,共享三益的乐趣;大家畅饮着美酒,陶醉在无尽的快乐之中。 皇天回斗柄,南极照斯文:天空中的北斗星开始转向,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开始恢复,同时也照亮了这片土地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释义这首诗: 1. 电火时惊目,雷车正辗空。 - "电火":指闪电。 - "时惊目":形容闪电突然出现,使人惊讶。 - "雷车":指雷声。 - "辗空":形容雷声巨大,如同车辆在空旷中行驶。 2. 敢祈连夜雨,且杀逆头风。 - "敢祈":表示敢于请求。 - "连夜雨"
注释: 身在俱为乐,途穷亦不嗔。 南风休滞我,堤柳尚迎人。 零乱波翻玉,鬅鬙鬓欲银。 乾雷无雨意,再拜祝江神。 赏析: 首联“身在俱为乐,途穷亦不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并不感到沮丧或愤怒,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颔联“南风休滞我,堤柳尚迎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南风吹拂着诗人,堤柳也似乎在欢迎他。 颈联“零乱波翻玉,鬅鬙鬓欲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外貌
【注释】 ①和:酬答。 ②宏治:明孝宗的年号,即弘治。 ③儒官:指读书人。 ④均陶:均匀陶冶。 ⑤圆转:这里指自然的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朋友的五言绝句。诗中抒发了作者在任期间,对政治生活的感受及思想感情。 “百年今已半,宏治适时雍。”诗人以感慨之笔,写时值国家太平盛世、社会安定繁荣,自己有幸任职朝廷,实为难得之机遇,因而感慨万分,心情十分激动。“岂厌儒官小”,意思是说
【注释】 固城:地名。 宿雨含千柳:经过一夜的雨水,使柳树更加郁郁葱葱。 微凉变一川:天气微凉,江水也变得清澈透明。 官衙:衙门。 小吏:低级官员。 箫鼓闹鲜船:箫声和战鼓声响彻整个江面,船上的人忙碌着准备迎接客人。 烟雾挥盈纸:烟雾弥漫,仿佛把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烟雾之中。 风云思满天:风吹云散,天空晴朗,使人思绪万千。 呼童买南酒,不惜杖头钱:让仆人去买酒,不惜花费一些钱。 【赏析】
将至德州短述二首 其二 【注释】 画鹢:指船。 黄牛:指农夫。 麦苗:泛指农田里的庄稼。 渴:盼望。 舟子:指船夫,泛指船上的人。 书役:官府文书和差役。 流亡:流离失所。 山东:古代指崤山以东的地区。这里借指国都洛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将赴德州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