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河西务,在今河北霸县西南。王冬官,作者友人名。和赵秋曹杂诗,即《和赵秋曹杂诗》。纪怀:作诗以抒发感慨。九首,这里指作者写的《九日登高》《九月初三》等九首诗。 扁舟:小舟。任:任凭。迟迟:迟疑不进貌。身计升沉:自身的命运。我自知:我自己知道。 静掩篷窗聊饱睡:静静关闭篷窗,稍作酣睡。却怜:又怜惜。 分减:减少,削减。好春时:美好的春天的时光。 【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注释: 庭前:庭院的前面。 庭前隙地短篱遮,种得名花杂豆茄。 庭前的空地上短篱笆遮挡着,种了各种花卉和豆子。 短篱笆:矮墙。 杂豆茄:指种植了多种蔬菜。 绿渐肥来花渐放,几番时雨到萌芽。 绿叶逐渐变浓,花朵也渐渐开放,多次下过春雨,到了开花时节。 几番:多次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庭院为背景,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全诗共四句,第一句写庭院前的空地上,矮矮的短篱笆遮挡住了一部分空间
研茶 胡麻香韵伴春芽,石钵千回研指斜。 长练冻嫌黔国井,旋瓢庭雪煮琼花。 注释 研茶:研磨茶叶以泡饮 胡麻:芝麻 香韵:香气 春芽:春天新长的嫩芽 石钵:陶制的茶具 千回:形容反复多次 研指斜:磨指使石钵倾斜 长练:长绳或长鞭 黔国井:贵州省的一个古井 旋瓢:用瓢舀水 庭雪煮琼花:在庭院中用雪花煮茶,比喻清高的生活态度
【注释】 河西务:即河北的东光县,在今河北省。 阻风:受阻于水路,不得顺流而行。适:到。王冬官:诗人的朋友。和赵秋曹杂诗见示:和友人赵秋曹写的杂诗相赠。遂用韵纪怀九首:于是作《纪怀九首》以自慰。九首:《古诗十九首》,为东汉文人五言诗组曲。 几许清:多么清闲。几许:多少。 浮云遮隔日微明:浮云遮住了日光,天色显得昏暗。 东君:指春神。转盻(xǐ,一作“瞬”):转眼之间。回辕去:掉转车头回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全诗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最后结合诗歌注释进行赏析。本题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阻风于河西务,心情郁闷;颔联写诗人看到赵冬官送来的杂诗后情绪有所缓解;颈联写诗人在暮春之际又来到此地,感慨颇多;尾联写诗人对此次来游河西务的感想
注释: 春深风伯意何如,乱搅浮云泊太虚。 我亦蒙头安敢讼,白云聊寄广东书。 注释:春天已经来临,但风伯却肆意妄为,把浮云搅得漫天飞舞,仿佛要泊住那无际的太虚。我也只好蒙着头,不敢去争辩是非,只好将心事寄托在白云上寄给广东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河西务阻风时写给王冬官的和诗。诗人用“春深风伯意何如”开篇,表达了对春风的无奈之情。接着用“乱搅浮云泊太虚”描绘出一幅春风吹拂的景象
【注释】 次韵周文郁送蜀葵栽:即用原诗的韵脚,再作一首诗来赠送周文郁。蜀葵:一种植物名,又称蜀葵花。 【赏析】 本诗为友人送别之作。首句点明主题,说有无尽的天机话未说尽。次句写景,翠交庭草茂丛丛,形容庭院里长势茂盛的蜀葵。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写蜀葵的特点。向阳已识葵真性,指蜀葵向着阳光生长;长养还须花信风,指蜀葵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才能生长。最后两句以物喻人,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在墙角,凤仙花一株株都得意地盛开,有的红有的白,让人看痴了。清秋时节,我坐转虚檐下晒太阳时,我仿佛也成了这花,却不知自己已经变成了花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凤仙花在秋天的庭院中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注释: 飞飞白纸挂坟端,寒食人家火已钻。 这是说,白色的纸钱挂在坟墓的顶端,寒食节这天,人们开始焚烧纸钱。 敢怨颠狂淹去棹,却愁风定百花残。 这里的“敢怨”意思是不敢抱怨,因为船已经沉没了;而“却愁”则是因为担心风停了之后,花朵会凋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河西务阻风时写给王冬官的和诗。诗人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田园风光图。首句“飞飞白纸挂坟端”,形象地描绘了清明节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题干已明确指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先写出诗句,然后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对此的赏析。 此诗首联是说诗人到了恭王府祠堂,船停得有些晚才系上。颔联是说恭王府祠前的竹色清幽,石质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