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注释】 霏霏:细雨纷纷。烟气:炊烟。散还遮:炊烟散去,又遮住了月光。湖:指西湖。港汊:河湾。吴绅:字子华,苏州人,曾为翰林院学士,与苏轼友善。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写诗人在分别时与朋友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霏霏烟气散还遮”,形容细雨纷纷,炊烟散去,遮住了月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1.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共七篇。 2. 国子师模遇好官:国子师是古代的学校官员,这里指沈刚夫。好官,即称职的官员。 3. 抠趋休厌一冬寒:意思是说在严寒中也要坚持学习,不要因为寒冷而感到厌烦。 4. 春秋本是吾儒业:春秋是儒家的经典,这里是说学习春秋是儒家的事业。 5. 莫遣人将异类看:意思是不要让他人将你视为不同的人种或种族,而是应该被当作同辈对待。 赏析:
【注释】: 茅笔新题卷一通,又留双眼浙之东。湘湖秋色休催我,且缓蒲帆半日风。 【赏析】: 《次韵石斋先生赠姜仁夫进士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对友情的依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结构和意境。 第一句“茅笔新题卷一通”,描绘了一幅画面:作者正在用毛笔在卷轴上书写,似乎在为朋友写下一首诗作
注释: 1. 五殿下:指唐代诗人李峤。五殿,是唐代对皇帝的尊称。 2. 题(qǐ):题诗,写诗。 3. 棠梨:棠梨树。 4. 三喜:唐人喜用“三多”来表示祝贺之语,即多福、多寿、多子。 5. 共一声:一同飞来。 6. 莫道时禽无意趣:不要说这鸟儿没有情趣。 7. 意趣:情趣。 8. 棠梨枝上祝皇明:在棠梨树上向皇上献上祝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咏棠梨树上的喜鹊起兴
偶述三首 乘田委吏不辞低,五百年来几醒迷。 一脉还寻洙泗水,异香流处是曹溪。 注释: 乘田委吏:指掌管农田的官吏,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官职。 五百年:表示很长的时间,暗示某种变化或觉醒的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 几醒迷:表示几乎觉醒却又陷入迷茫,表达了一种挣扎和困惑的状态。 一脉:这里可能指一种传承或者血脉相连的意思。 寻:寻找。 洙泗水:指的是洙水流经的地方,即山东曲阜一带。 异香
暑雨初晴,濲水浮。相看握手话中流。 陶然一醉江门景,却羡仁夫解远游。 译文: 暑热的雨水刚刚停歇,濲水漂浮在水面上,我们相视而笑。手牵手地交谈中流砥柱。 我陶然而自得地畅饮江门之景,却羡慕你能够远离家乡,远游他乡。 注释: 1. 濲水:地名,今属湖北黄梅县。 2. 中流:指长江中游。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送行之时,正值暑热的雨水刚刚停歇,濲水飘浮在水面上,他们互相看着对方
【注释】 ①铅山: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县西南。韩介之:名不详,作者友人。②掩乱溪云:意即掩人耳目,不露形迹。③鹅湖山:在江西铅山县南,为庐山七岭之一,山上有鹅湖寺,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④九原:指墓地所在。⑤何处:何处可逢? 【译文】 掩藏乱云的溪水感动了我的思绪;鹅湖山上下雨来了的时候。 你离开我后音讯全无,何处才能找到他来打听你的近况呢?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离别时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注释】 阻风留别江佥宪兼呈冯提学二首:因海上大风暴,停船不进,与友人江佥宪、冯提学别离而作。江佥宪,指江元翰;冯提学,指冯从吾。春杯一聚未从容,天意分明又北风。庐阜鄱阳他日约,敢将诗债问冯公。 【赏析】 《赠汪石屏》是一首送别词,写于诗人与汪石屏在南京相遇之时。当时两人都是应制进士,都赋有《登科后》之诗,但诗人的诗却不如汪石屏的诗出名,因此汪石屏就以诗相戏。诗人回绝了汪石屏的诗约
【注释】 竹间:竹林中,泛指山野。 逃名吏: 逃避做官的人。 琅玕:一种玉名,此处用以比喻美玉。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闲居山林的情怀。首句写自己身处山野之中,春意已浓,绿草如茵,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次句写在竹林中饮酒赋诗,心情舒畅,与春天融为一气。第三句说自己本是不愿做官的隐士,如今却要像逃避做官的人一样刻制小诗,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可笑的事啊!全诗以“竹”字贯穿全篇
七夕之夜,本应与亲友共度欢乐时光,然而我无缘与他们一起欢聚,只能独自度过。在南方水边,秋夜的月光下,我心中所爱的是谁呢? 我眼中难道少了一个欧阳子(欧阳修)吗?然而我却羡慕夷陵旧时判官(王坦之),因为他曾经在七夕之夜与情人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