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滔
【注释】 退耕:指辞官回家,不再做官。逐贡:指向朝廷献上贡品。行朝:这里指朝廷。愁:忧愁。道在:即“道在其中”。愁虽浅:意思是说忧愁虽不深重。吟劳:吟咏劳累。鬓欲凋:头发快要脱落。破村:残破的村落。虹入井:彩虹倒映在井里。孤馆:孤独的旅店。客投魈(xiāo):旅客投宿在魈神的庙里。魈:传说中的鬼。渭桥:古桥名,位于今陕西咸阳市北,为秦、汉时期往来长安的必经之路。 【赏析】
题东林寺元祐上人院 庐阜东林寺,良游耻未曾。 半生随计吏,一日对禅僧。 泉远携茶看,峰高结伴登。 迷津出门是,子细问三乘。 注释:题写于东林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东林寺的敬慕之情以及与元祐上人的交往经历。庐阜,指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附近的一座山峰,因山上有寺庙而得名“东林寺”。良游耻未曾,意为曾经有很多美好的游玩机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未曾实现;半生随计吏
【注释】 入关旅次言怀:入关后旅途中抒发的怀抱。 寸心唯自切:我的心只有自己最清楚。 上国与谁期:在京城,我又能期待谁呢?上国指朝廷,期指期望。 月晦时风雨:月亮阴暗的时候下起了风雨。 秋深日别离:秋天已经很深了,太阳落山了还分离。 便休终未肯:即使休息也还是不愿意。 已苦不能疑:已经痛苦得不能怀疑自己。 独愧商山路:独自愧疚于商洛山道,商洛山是秦岭北麓支脉的一座山峰,这里泛指隐居地。 四皓祠
注释: 青山烹茗石,沧海寄家船。青山煮茶用的石头,大海寄托回家的船。 虽得重吟历,终难任意眠。虽然可以再次吟咏经历,但终究难以随心所欲地休息。 砧疏连寺柳,风爽彻城泉。寺庙旁的长柳稀疏,城市的泉水凉爽透彻。 送目红蕉外,来期已杳然。看着红蕉树外,回来的日子已经渺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陈樵下第东归,作者写此诗以赠别。首联点出题意,即“青山烹茗石”与“沧海寄家船”,青山、沧海都寓有远大的抱负
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入理解诗中意境与情感 1. 鲁史蜀琴旁,陶然举一觞 - 鲁史蜀琴旁: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景象,鲁地的历史文献和蜀地的琴声交织在一起。 - 陶然举一觞: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刻享受生活、品味美酒的愉悦心情。 2. 夕阳明岛屿,秋水浅池塘 - 夕阳明岛屿:夕阳映照下的岛屿,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充满了诗意。 - 秋水浅池塘:秋天的池塘水面平静清澈,倒映着周围的美景。 3. 世乱怜官替
【注】林宽:作者友人。 相知四十年,故国与长安(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俱喜今辰在,休论往岁难(同是今日,何用悲叹往日的艰难)。 海鸣秋日黑(海上波涛轰鸣),山直夏风寒(山间寒气逼人). 升沉尽一般
《送李山人往湘中》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渚、湘川、明月、琴船等自然景观,以及露坐、萍居等人物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汉渚往湘川,乘流入远天。:“汉渚”指的是古代汉江边的沙洲,“湘川”指湘江之畔的河流。“乘流入远天”形象地描述了友人离去后,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天际的景象。 - 新秋无岸水
【注】:贻林铎:寄语,告诉。 终被春闱屈,低回至白头。 【注释】:终:最后。春闱: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殿试两阶段。终被春闱屈:最后在科举考试中落榜。低回:徘徊不前。至白头:直到头发花白。 寄家僧许岳,钓浦雨移洲。 【注释】:家僧:指僧人。许岳:即“许由”,相传为尧舜时代的贤人。钓浦:钓鱼的湖泊。雨移洲:雨水淹没了湖中的岛屿。 战士曾怜善,豪门不信愁。 【注释】:战士:指有志之士。曾:曾经。怜:同情
这首诗是王维的《秋日行》,全诗如下: 灞陵桥上路,难负一年期。 积雨鸿来夜,重江客去时。 劳生多故疾,渐老少新知。 惆怅都堂内,无门雪滞遗。 注释 - 灞陵桥上:指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地,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因而得名。古代长安至洛阳之间的交通要道。 - 难负一年期:意为难以完成一年的约定,这里指的是与友人或亲人的离别之痛。 - 积雨:连绵不断的降雨。 - 鸿来夜:大雁在夜间南飞。 -
这首诗是写给李山人的。诗人在江边散步,喜欢江边的景色,而江上的僧人也常常见到他。因为李山人喜欢新的文章和书籍,所以他对过去的事情和历史没有兴趣。 诗中的“松竹寒时雨,池塘胜处春。”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春天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定应云雨内,陶谢是前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李山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李山人是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文人雅士的前身,他的学问深厚,品德高尚。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