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注释】 (1)拈:取用,引申为“摘”之意。群字:指《易经》的卦辞中的“元、亨、利、贞”,共四卦,分别象征四个季节和四种德行。 (2)巾帼: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3)檄文:古代一种急告他人速来相助或讨伐不义的文书。 (4)孔圣: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所以孔夫子也被称为“孔圣人”。 (5)鸟兽与同群:语出《论语》:“子在川上曰:‘鸟兽之散失而各投林泽焉,鱼游于渊,其实相依。”意思是说
独行 行止惟随影,交游厌入群。 知谁为鲍叔,时正在苏君。 黄叶空山寺,孤鸿薄暮云。 相看成老友,不必问纷纭。 注释: 1. 行止惟随影:行走或停留只随着影子的指引。 2. 交游厌入群:厌倦了与人交往的人群。 3. 知谁为鲍叔:知道谁是像鲍叔那样的朋友。 4. 时正在苏君:现在正在做苏州太守。 5. 黄叶空山寺,孤鸿薄暮云:秋天的树叶在空旷的山寺中落下,一只孤雁在傍晚的云中飞翔。 6.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押韵为下平八齐韵部。诗句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拂水山庄 绿野尚湖北,红桥乌目西。 落花眠犬吠,垂柳影鸠啼。 景以文章布,山因富贵迷。 主人登垄断,门锁夕阳蹊。 释义: 拂水山庄 绿野尚在南方,红桥位于西部。 落花飘落如同睡意正浓的狗儿, 垂柳随风摇曳,宛如斑鸠的啼鸣。 景色如同文章中描绘的那样美丽,
【注释】 长日倦甚:长时间地感到疲倦。因书所见:因看到书上所写。眷属:亲戚关系。清斋:清净的斋戒生活,这里指素食。松花蕈:松树菌菇。□落柴:干枯的柴草。摊书:摆开书。念佛:诵念佛号。堂俳:在寺院中诵经。村极诸男子:乡村里所有的男人们。兹辰:此日或此时,此处指一天之内。恶我怀:使我厌恶。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写诗人在乡村中过闲适的生活,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注释: 山在夜里没有声音,空荡的树林月色明亮。 藤萝垂下,形成美丽的景致;竹林和柏树的影子都在行走。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画,没有人不感到清新。 前溪幽深的地方,一道白烟横着飘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静的诗。全诗描写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夜景,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和物象来表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月”,是全诗的主题。它不仅指月亮,还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寂静。 第二句“山寐夜无声”
【诗句释义】 尚子:指尚仲贤,唐代诗人。原无累:本没有牵绊。 经年逐马尘:经过一年时间追逐马匹扬起的尘土。 息心:停止心绪纷扰。空望岫:遥望山峰。 幸依人:有幸依仗他人。 盛发风何怒:猛烈的风吹动着什么。盛发,形容风势强劲。 搓牙木有神:搓动着的树枝仿佛在说话(木有神,即“木有神”,意喻树仿佛在与作者说话)。 几回思买隐:几次想要隐居山林。 自哂许由贫:自己嘲笑像许由那样贫穷的隐士。许由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感时”(感叹时光流逝) - 解释:诗人通过“白尽阮生眼”表达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这里“阮生”可能指的是阮籍,一个古代著名的文人,他常常以饮酒来逃避世事的纷扰。 第二句:“闲看此市朝”(闲适地观察这个繁华的世界) - 解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的态度,用“闲看”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而“市朝”则指代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城市。 第三句
【注释】 1. 拾松果:指在山中捡拾松子。 2. 嫩菇寻雨后:指采摘雨后的蘑菇。 3. 枯果拾风馀:指捡拾风中的枯落的果实。 4. 喜作僧陪客:形容自己喜欢和僧人交朋友,陪客人。 5. 嫌为山蠹鱼:比喻自己不喜欢做山林中的蛀虫。 6. 黄花兼摘尽:指摘取所有的黄色花朵。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闲适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 首句“抛却倦时书”,“抛”是抛弃的意思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夜坐僧楼为客何妨此,伤心是故乡。 一声孤雁过,几叶乱风当。 暗坐兼无影,虚檐易有霜。 翻思在秦楚,犹是景凄凉。 注释: - 夜坐僧楼:夜晚坐在僧楼里。 - 为客何妨此:作为客人,为什么可以在这里? - 伤心是故乡:感到悲伤的是自己的故乡。 - 一声孤雁过:一阵孤单的雁飞过。 - 几叶乱风当:几片树叶随风飘散。 - 暗坐兼无影:独自坐着却看不到影子。 - 虚檐易有霜
【注释】 群:聚集,指“朋党”。斯世:这个世界、社会。倪迂:倪瓒的字。倪瓒是元代画家,以画山水著名。 【赏析】 《晚步》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在山中独步,看到群鹿出没于空山之中,感到与世隔绝;他看到云彩和夕阳相映成趣,听到泉水叮当流淌,感到人迹罕至。最后看到自己像倪瓒一样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面,不禁自得其乐。全诗以闲逸之笔写出了作者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首联“不敢群斯世,空山鹿豕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