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居敬
【注释】 粼粼:波纹闪烁的样子。 鸭绿:水色。 飏清光:飘扬着清澈的光辉。 底:何。 金鳞:金色的鱼鳞,指金鱼。乘浪:游于水中。 桃花:桃花流水,形容春水。 禹门:指龙门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传说大禹治水时经过这里,河水分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第一句“粼粼”二字用得极妙,写出了水面上波纹闪烁的景象。第二句“日夜朝来有底忙”,是说它忙忙碌碌地来回奔波
诗句释义与赏析: 红叶 - 诗句解读: - 满林碎锦染新霜,几片飞来入画廊。 - “满林碎锦”形容树叶繁多而色彩斑斓如同精美的织物。“染新霜”说明这些叶子在霜的覆盖下呈现出一种冷峻的美。"几片飞来入画廊"则形象地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舞的场景,像是被风吹动的艺术品,进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画廊之中。 - 曾与深宫寄愁怨,御沟流出一联香。 - 这里的“深宫”可能是指宫中深处或皇宫
【注释】不学:不效仿。金猊:古代铜制的炉兽,用以熏香。仙家:指神仙。顿放:突然放下。水中央:水中之月。只□:只有。 【赏析】这首诗写冬日的梅花,以梅花的孤寒高洁喻人品格的高超。首句“不学金猊置画堂”,意谓不仿效权贵在华丽的室内陈设香炉,点化诗题中“香”字的意境。第二句说仙家(即神仙们)突然放下画堂中的金猊,把梅花放在了水中央。第三句是说寒烟漠漠,霜风瑟瑟,梅花独自开放在冰清玉洁的水中间。末一句说
【解析】 本诗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的《无题》诗,是一首描写采草女生活和情感的诗歌。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斗草”是女子们的游戏,“绣裳”“青阳”是女子们的服装和游戏的环境;后两句“金钗去”“春风语笑香”描绘了采草女们欢愉的心情以及她们在嬉戏中的美貌。 【答案】 译文:斗草的姑娘,采撷着芳香,映着美丽的衣饰,三五成组地踏着青春的阳光。她赢得的金钗,一路飘洒着春天的气息。注释:①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
百香诗 其六十六 灯花(其一) 开时浑不待春光,一蕊银釭冷焰长。 檐影无风深处静,不愁蜂蝶暗偷香。 注释: 百香诗:一种诗歌体裁,以百种香味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其六十六:这是《百香诗》中的第六十六首作品。 灯花:指点燃的灯芯,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花纹。 译文: 开时浑不待春光,一蕊银釭冷焰长。 檐影无风深处静,不愁蜂蝶暗偷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点燃的灯芯燃烧时的情景
【注释】百香:即百花之香。六十七:诗的序号。花影:借指百花的影子,暗指百花。月来花底弄清光:月亮照耀着花影,弄出明暗交错的样子。弄清光:形容月光映照下,影子斑驳陆离。半上窗纱半短墙:一半映在窗户上的花影,一半掩在矮墙后。窗纱、短墙:泛指窗纱和短墙。宴坐瑶台春夜永:在瑶台上宴坐,欣赏着春天的美好时光。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端:极。端的胜花香:比这花香还要好。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注释:毡子的颜色就像青青的带子,长又宽;草丛中的秀色泛出淡淡的烟雾。 春风把西堂梦吹醒,留下诗名万古流传。 赏析:首句描绘了毡子的颜色和长度。接着,诗人描述了草丛中的秀色,以及它们在春风中散发出的淡淡烟雾。第二句通过“春风吹醒”一词,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以及人们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向往。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歌的自豪感,认为他的诗名将会被后人传颂万古
【注释】 美玉:比喻梅花,因为古人认为玉有百德。精神:比喻梅花的清香。鹤膝长:指鹤腿长而弯曲,比喻梅花枝干瘦劲挺拔。冰霜国里:形容梅花生长环境艰苦。破天荒:指梅花在寒冬中傲然开放。魁名:第一名。魁,第一的意思。群芳:各种花木。调和鼎鼐香:比喻梅花与其它花卉相互融合,香气四溢。 【赏析】 这首诗是咏梅的诗。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梅花的高贵、美丽、坚强、纯洁和不畏严寒的精神
注释: 西风夹着雪花越过南荒(荒凉),菊花想要落在东篱深处藏身。 谁能想到,早晨从三径里走来,花神幻化作秋香。 赏析: 《百香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组诗,共六十二首。这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霜白菊红、秋色正浓的图画,表现了菊花不畏严寒傲视霜雪的高洁品质。 “西风夹雪过南荒”一句中“夹雪”二字写出了风势的凶猛和雪的洁白,而“过”则表明风雪已经过去,为下句描写菊花埋下伏笔。
红梅 雪里相逢笑一场,淡妆不爱爱浓妆。 时人只羡朱颜好,不道春风减却香。 注释翻译与赏析: 译文 在雪地中偶遇并相视一笑,无需浓妆艳抹,自然之美已足够迷人。世人只羡慕青春的容颜,却不知春风中梅花的香气更胜一筹。 赏析 这首《百香诗》是元代诗人郭居敬的作品,其中“其五十九”是指这首诗的第59首。《红梅》作为其中的一首,以梅花的淡雅和清香为主题,通过对比浓妆和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