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奂
燕子迎风掠水飞,楼前杨柳绿依依。 十年不作南塘梦,怕见残阳上客衣。 注释: - 燕子:这里指的是燕子在飞翔时的姿态。 - 楼前:指的是在楼前的景色或位置。 - 杨柳:指的是杨柳树,通常春天是杨柳发芽的时候。 - 绿依依:形容杨柳的绿叶茂盛。 - 南塘梦: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美好的记忆。 - 残阳:夕阳的意思,常用来形容日落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晚年或衰败的事物。 - 上客衣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注释: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二:金朝。杨奂。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荒凉的寺庙,它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冰冷的感觉让人想起极冷的气候。在这个寺庙里,有一张红色的帷幕,可能意味着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所或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注释】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全唐诗》卷五八七) 译文: 城中的寺庙已经荒芜,显得冷清如冰,绛帐是谁点燃了照亮佛像的灯? 我在空荡的台阶上闲逛观赏石刻,偶尔听到僧人的声音,才得知是故乡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汤阴崇寿寺游览时的感受。 首句“城荒寺古冷于冰”,描绘了汤阴这座古都的衰败和冷落景象。
注释: 1. 仕晚自知为学拙,家贫人道治生疏:年纪大了才知道学问不够好,家境贫寒人家都说治理生活很困难。 2. 满山薇蕨春风老,昨夜邻翁有报书:满山的野菜在春风中已经变老了,昨晚隔壁老翁送来了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和生活的感慨。 首句“仕晚自知为学拙”,意味着诗人年纪大了,才意识到自己的学问不够好。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管宁濯足图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 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 注释与赏析: 1.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 - “辽东”:指代北方地区,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虽然游历了很多地方,但却没有一个地方能真正让他感到满足,直到来到了这个他心知的地方。 - “藜床”:一种用草编织的简陋床,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生活状态,即简朴而朴素。 - “欲穴”:想要挖一个洞
注释: 不走瀍东走涧西,八年迎送愧山妻。 这句意思是说,我不愿走洛阳东边的瀍水,也不想去西边的涧水,因为我已经在那里住了八年,每次迎接妻子的归来和送别妻子的远去都让我感到惭愧。 长思醉卧高堂上,满枕春风听竹鸡。 这句意思是说我常常在醉酒后梦见自己高堂之上酣睡,枕边是春天的气息和竹林中传来的鸟叫声。 赏析: 这首《寄君美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前两句写诗人不愿离开洛阳的原因
【注释】铜柱:指汉武帝所铸的金错刀,又名“汉节”。堕鸢:坠落的飞鸢。鸱夷心事:指范蠡的心事。五湖:泛指太湖。青山:指隐士的住所。暮年:晚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汉代的铜柱来抒发感慨。诗人通过铜柱的泣落、鸱夷船的远去、头颅与人间世的对比等意象来表现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
读通鉴 风烟惨澹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髽。 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 注释: 1. 风烟惨澹:风卷起尘土,烟雾弥漫,景象凄迷。 2. 驻三巴:驻扎在四川的三巴地区。 3. 汉烬将燃:汉朝的残败即将被点燃。 4. 蜀妇髽:指妇女因战乱而束发的髻式。 5. 温公:指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 6. 武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人称武侯。 赏析:
读汝南遗事二首 【注释】 1. 轵道牵羊事已非:轵道,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牵羊,古时一种刑罚,将人用绳索绑起,并牵拉至刑场。事已非,意味着这种刑罚已经废除了。 2. 更堪行酒著青衣:更,表示更加,更加难以忍受。行酒,饮酒。著,穿着。这里指穿着青色的衣服。 3. 裹头婢子那知此:裹头,是一种头巾,用以遮掩头发,防止被风吹乱或沾上灰尘。婢子,古代对女仆的称呼。 4. 争逐君王烈焰归:烈焰
【注释】 忆君美:怀念友人。 寒雁:秋天南飞的大雁。 长安西望:指作者在长安(今西安)的住所,向西远望。 张公子: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两见秋风不寄书:指自己与友人分别多年,但每逢秋季到来之际,却总是盼望着能收到友人的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人思友的抒情诗。开头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点出“忆君”,以寒雁作比,说明诗人因怀念友人而久久伫立,望断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