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熙
诗句: 合门岭上雪凄凄,小树云深望欲迷。 译文: 合门岭上的雪覆盖着大地,显得格外凄清,小树被云雾缭绕,仿佛要迷失在这片雪海之中。 关键词解释: 1. 合门岭: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 2. 雪凄凄:形容雪下得密而厚,声音凄切。 3. 小树:指那些被雪覆盖的树木,它们显得柔弱而无助。 4. 云深望欲迷:云雾弥漫,视线模糊,难以看清前方。 5. 汶阳:一个地名
王士熙的《上都柳枝词七首》是一组描绘上都(今北京)春天景色和宫廷生活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赏析: 1. 惹雪和烟复带霜 - 翻译:春雪覆盖着大地,烟雾缭绕,天空中的寒霜显得格外清冷。 - 赏析:诗人用“惹雪”和“和烟”来形容雪花与烟雾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同时,“霜”字则突出了冬末春初寒冷的气息。 2. 小东门外万条长 - 翻译:在小东门外,柳树延绵不绝
诗名:《上都柳枝词七首》 偏岭前头树树逢,轻于苍桧短于松。急风卷絮悲游子,永日留阴送去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同情。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巧妙地将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使得诗句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色彩。诗中通过“苍桧”和“松树”的对比,以及“急风”与“轻柔”的对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既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寄托了对离别之情的哀愁。
诗句:曾见上都杨柳枝,龙江女儿好腰肢。 译文:我曾有幸见过上都(今北京)的柳枝,那龙江的女儿们腰肢婀娜,令人陶醉。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上都(今北京)见到的美丽女子。"杨柳枝"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腰肢。"龙江女儿"则特指那些来自龙江的女子,这里的“好腰肢”形容她们的身材和气质。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当时都城的生活风情。 赏析
注释:雪色骏马窈窕地驰骋着,宫里的侍女穿着窄袖衣服,衣袖下垂。驻马在山前折断杨柳枝条,戏弄地捻弄柔嫩的柳枝做成笛子吹奏。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描绘了骏马的美丽形象和飘逸的气质,让人感受到它的高贵与优雅。第二句则描绘了宫女们穿着窄袖衣服的情景,她们的衣服下垂,显得格外娇媚动人。第三句则通过“驻向山前折杨柳”这一动作
注释: 1. 来时垂叶嫩青青,归去西风又飘零。:指柳树的叶子随风飘落,表示岁月流逝。 2. 愿得侬身长似柳,年年天上作飞星。:希望我的身体像柳树一样高大挺拔,每年都能在天空中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来时垂叶嫩青青,归去西风又飘零”描绘了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杨柳的枝条随风飘动
【注释】: ①南都:指杭州。柳花:指柳絮。沙碛:指沙漠地区沙质的地面,泛指荒漠之地。映草芽:指沙碛之上长出小草,沙与草相互映衬。 译文: 我曾在江南见过飞花,如今四月还飞絮。沙漠中沙土飞扬,映照着新草嫩芽,春意盎然。 赏析: “侬在南都见柳花,花红柳绿有人家。”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回忆了江南的美景,“侬”是口语,是“我”的意思;“南都”,指南京城,这里泛指江南一带;“柳花”、“柳绿”都是春天的特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诗句和对应的译文: 1.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王昌龄) 玉环:指杨玉环,古代美女。 引送:引导、护送。 北上:向北方行进。 2. 昆山有美璞,昆吾有宝刀(王维《青溪》) 昆山:地名,今属江苏。 美璞:美丽的玉石。 昆吾:古代国名,今属河南。宝刀:锋利的宝剑。 3. 推雪漉寒冰,凝此英琼瑶(李白《行路难》) 推雪:用雪来清洗。 漉寒冰:过滤冰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山前马陈烂如云”:这句诗描述的是山前的马匹堆积如云,形象地描绘了马的数量之多,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2. “九夏如秋不是春”:这句诗通过对比九月份的夏天和春天,表达了某种情感或景象的变化。这里的“九夏”指的是秋季,而“春”则代表春天。诗人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尽管是深秋时节(暗示着冬天即将来临),但天气并没有像春天那样温暖。 3. “昨夜玄冥剪飞雪,云州山里尽堆银”
天上瑶宫是吾居,三年犹恨往来疏。 滦阳侍臣骑马去,金烛朝天拟献书。 注释:在天上的瑶池宫殿里是我居住的地方,但是三年来我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与人的联系变得疏远了。滦阳的官员们骑着马出发去向皇帝献书,希望他能听取并采纳自己的意见。 赏析:这首诗以天上瑶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生活的怀念和对朝廷政治的深深忧虑。诗中的“天上瑶宫”象征着理想化的完美境界,而“往来疏”则暗示了现实中与理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