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咸杰
【赏析】 此偈颂取义于佛教故事。“世尊拈花”是佛祖拈花示众的故事,“迦叶微笑”,表示领悟。“雪峰辊毬”,“玄沙未彻”,“云门顾鉴”,“俱胝竖指”,分别表示不同禅僧的机锋和悟境。全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禅宗各流派的特点和特点,同时也表现了禅宗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注释】 - 世尊:指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 - 拈花:佛祖用一朵花示意弟子们领会佛法的真谛。 - 勾贼:指盗贼。 - 破家
月生一,无角铁牛眠少室。 月生二,赤脚波斯入闹市。 月生三,冰生于水,青出于蓝。 此诗描绘了月的不同阶段及其象征意义:一、“月生一”,暗示了宇宙的初始和简朴; “无角铁牛眠少室”象征着宇宙的原始状态,简单而宁静。二、“月生二”,引入了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赤脚波斯入闹市”则代表了新生命的到来与世界的繁华。三、“月生三”,揭示了自然的循环与超越; “冰生于水
注释: 1. 贤劫千佛数:在佛教中,一个贤劫有一千尊佛。 2. 末后最慇勤:在最后的时候,佛法最为殷勤和勤奋。 3. 倒握降魔杵:比喻以佛法降服妖魔。 4. 高标利物拳:形容佛法高远而坚实,像拳头一般有力。 5. 心肝无屈曲:比喻佛法的心肝没有弯曲,即佛法的坚定。 6. 肠胃有区分:比喻佛法的肠胃有清晰的区别,即佛法的清晰。 7. 神通愿力虽无尽:虽然佛法的神通和愿力无穷
注释与赏析: 偈颂六十五首 其二十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礼佛的虔诚态度,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因我得礼你,穷源亲到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通过礼佛来获得你的教诲,我会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真谛,直到最后一刻。这里的关键词是“得礼”、“穷源”和“真谛”。 礼拜了烧香,自倒还自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向你礼拜(参拜),并且烧香祈福(表示虔诚)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用白话文表达出来就是:新老交替,不拘泥于传统;一进一出,胡饼里有汁液。擒拿与放走,开眼做梦。照射与使用,鳝鱼进入麻油瓮。 【赏析】 此诗以“一”字为题,取“一”字开头,故名“一”。诗中以“新”对“旧”,“出”对“入”,“擒”对“纵”,“照”对“用”,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又富有哲理。 第一句“一新一旧,跳出窠臼”,意指新老交替,不拘泥于传统;第二句“一出一入
偈颂六十五首 其二十五 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希有诸比丘,是中难比况。 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现在的佛菩萨在发光,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佛法的实质。然而,能够领悟这些的人是非常稀少的,他们是稀有的比丘。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佛法和佛教的诗歌。它通过描绘佛菩萨的光明,来表达佛法的深远和广大。同时,它也强调了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和领悟佛法的实质。这种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对于修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南至:南方的冬至。 庆无不利:庆祝没有不吉利的事。 石笋:一种岩石,形似竹笋,故名。 抽条:长出枝条。 寒岩:寒冷的岩石。 没巴没鼻:(鼻子)朝前,表示醉得厉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以“日南长至,庆无不利”开篇,点明了题意。接着用“石笋暗抽条,寒岩增暖气”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大自然复苏的景象。最后两句通过描绘王老和林下道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一片叶子飘然落下,万木萧瑟秋意浓,忽然想到光境如急流,若人能知此中意,就能掌握千差万别的诀窍。 【注释】 偈颂:梵语“偈”,即佛教韵文。偈颂为佛教徒诵经赞佛的诗体。偈颂六十五首:即指六十五首偈颂。 其十一:指这首诗是《偈颂六十五首》中的第十一首。 一叶飘空万木秋:一片树叶飘落在空中,万木凋零,秋天到来。 翻思光境急川流:忽然想到光明的境界如同急流般急速流淌。 若人识得其中意
【注释】 偈颂:佛教经文的韵文体,用散文写成。六十五首:这里指《大正藏》中收有《六十五偈颂》。其十五:这是其中第15首。 “在眼曰见”:在眼睛能看见。 “在耳曰闻”:在耳朵能听见。 “在手执捉”:拿在手里可以抓。 “在足运奔”:走路时脚会飞快地跑。 “豁开则东西南北”:眼睛张开,就可以看到四面八方。 “把住则毫发不存”:眼睛闭合,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连极小的东西也看不到了。 赏析:
【注释】 《偈颂六十五首》是佛教禅宗僧人慧能所作的一组颂诗。“其十”是该组诗中的第10首。 乌巨:指慧能,字正一。 黄面老子:慧能自称。 二千年前话霸:慧能说,自己曾在二千五百年前,与释迦牟尼佛同讲禅法,并曾作《菩提达摩多经》。 验蜡人:即《金刚经》,谓经文中的文句,如蜡烛般透彻明亮。 护戒珠:即《金刚经》,谓经文中的教诲,像没有缝隙的珠子一样,严密不可破坏。 露柱灯笼:喻指佛性的光明。 遮保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