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沨
诗一:贡院闻雨 - 注释: 贡院 -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灯暗风翻幔,蛩吟叶拥墙。 - 灯昏暗,风翻动窗帘;虫鸣声萦绕在墙壁周围。人如秋已老,愁与夜俱长。 - 比喻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老,忧愁也随之增长。滴尽阶前雨,催成镜里霜。 - 雨水滴落在台阶上,使得地面变得潮湿;镜子里的霜逐渐显现。黄花依旧好,多病不能觞。 - 尽管身体多病,但菊花依然盛开;无法饮酒庆祝。 翻译: - 贡院内灯光昏暗
【注释】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饮宴的习俗。此句是说自己因思念尹无忌而登高远望。 ②茅屋:简陋的房屋。萧索:荒凉萧条。 ③幽居:幽静的居处。尽日闲:整天悠闲无事。 ④碧云:蓝天白云。看欲暮:看着天边太阳快要落山了。 ⑤书剑:书信和佩刀,代指自己的学问与才干。 ⑥风尘:风尘仆仆(奔波劳累的样子)。只强颜:勉强装出一副笑脸。 ⑦思君:思念友人。千里梦:梦中遥想万里之外的朋友。 ⑧燕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 “贫巷仍飞雪,空庭迥绝尘”,意思是:贫巷里依然飘着飞舞的雪花,空庭中远望却看不到一丝尘土。“犹”字写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之情,表现诗人在雪中的生活情趣。“照窗疑不夜,着树忽惊春”,意思是:透过窗户仿佛看见夜色中还亮着灯光,那树上的雪珠突然让人感到春天已经来到。“明”“忽”二字用得极为传神,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看到雪珠后惊喜的感受。“枕冷梦魂短
【注释】 新凉:初秋的凉意。小眠快:指秋天凉爽,容易入睡。便知秋意真:就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清风论世旧:清风可以代表时代的风气。老圃得时新:像老人一样的园丁得到了好时机,种出了新鲜的东西。移竹观君子,翻书访古人:移动竹子看文人君子的雅兴,翻阅书籍来寻访古人。可人陶靖节:可爱的人就是陶渊明(陶潜)。随意葛天民:像葛天氏那样随意。葛天氏是传说中尧舜时的乐官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初秋时节所做
【注释】1.儒宫:指良乡县学。2.宜:应、当。3.竟日有馀清:一整天都十分清静。4.殿古碑仍在:殿上旧有一块石碑,还在原处。5.庭空草自生:庭中无人,只有野草长出。6.风高:风很大。7.云重欲摧城:天空中的乌云很重,好像要压垮城墙。8.客兴巳消洒:游人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9.秋堂更雨声:秋天的厅堂里又响起了雨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良乡县学的诗。开头四句点明“儒宫”和“宜地僻”。接着四句写景
【注】1.西溪(指西湖):2.苔纹(苔藓的纹理):3.度:通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乡愁的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全诗四联,每联都紧扣“怀”字,层层深入,层层推进。首联写“岁晚”,点明时令。颔联写“谁过”旧草堂,表达了对故居的怀念之情。颈联写白首光阴疾,青山意绪长,表达了时光飞逝,故乡情深。尾联写相思老兄弟,夜夜梦还乡,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岁晚西溪路,谁过旧草堂
【注释】: 元日——农历的正月初一,也称为新春。 逢——遇到。 东风送客愁——春风吹动着送客的行囊,使人感到惆怅。东风,指春风。 滹沲——水名,在今河北省中部偏西。 瀛海——大海。 潘郎、季子——都是春秋时吴国贵族,潘郎以美色著称,季子以才德显耀。 劳生——辛苦的生活。 强半——将近一半。 清流——指正直的品格。 赏析: 诗的前两联是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首句“马上逢元日”
郊外 迥野饶秋色,高台半夕阳。 鸥眠沙渚静,鸟没岭云长。 薄宦违幽兴,浮生更异乡。 岁华成白首,丘壑愈难忘。 注释: 郊外:指城外的田野。 迥野饶秋色:空旷的田野上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高台半夕阳:在高高的平台上,太阳快要落山了。 鸥眠沙渚静:鸥在沙洲上安静地休息着。 鸟没岭云长:鸟儿飞往高山之上,而云彩依然很长。 薄宦违幽兴:由于官场上的琐事,违背了隐居时的兴致。 浮生更异乡:浮生即人生
黄山道中 小谷城荒路屈蟠,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云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驼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闲数往还。 注释: 1. 小谷城荒路屈蟠:小谷城的街道荒凉,道路曲折盘旋。 2. 石根寒碧涨秋湾:石头的根部覆盖着寒冷的水汽,使得秋天的江湾显得更加宁静。 3. 千章秀木黄公庙:千棵美丽的树木围绕着黄公庙,象征着黄公庙的庄严和神圣。 4. 一点飞云白塔山
诗句逐句释义及翻译 第一联 - “造物固多才”:自然界或宇宙中充满了各种才能和天赋。 - “中有无尽字”:这些才能之中,隐藏着无数的词汇和象征。 第二联 - “大儿拟圭璧”:比喻大儿子像玉圭、美玉一样珍贵。 - “小儿比盐絮”:小儿子像盐絮一样平凡普通。 第三联 - “后人例蹈袭”:模仿前人的作品,重复他人已经说过的言语、思想等。 - “弥复入窘步”:这种模仿行为使得自己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