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宫宜地僻,竟日有馀清。
殿古碑仍在,庭空草自生。
风高时脱木,云重欲摧城。
客兴巳消洒,秋堂更雨声。

【注释】1.儒宫:指良乡县学。2.宜:应、当。3.竟日有馀清:一整天都十分清静。4.殿古碑仍在:殿上旧有一块石碑,还在原处。5.庭空草自生:庭中无人,只有野草长出。6.风高:风很大。7.云重欲摧城:天空中的乌云很重,好像要压垮城墙。8.客兴巳消洒:游人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9.秋堂更雨声:秋天的厅堂里又响起了雨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良乡县学的诗。开头四句点明“儒宫”和“宜地僻”。接着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卷。最后四句是作者观后的感受。全诗以景物为线索,从侧面表现良乡县学的清幽之境。

首联“儒宫宜地僻,竟日有馀清。”写儒宫的环境幽美,环境幽雅,可以让人忘却红尘俗世的一切烦忧。

第二联“殿古碑仍在,庭空草自生。”写殿上的石碑仍然在,但庭院中却长满了杂草。诗人用一“仍”字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叹。

第三联“风高时脱木,云重欲摧城。”写风高云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诗人却以一个“欲”字,表达了对这种压抑感的不满和反感。

第四联“客兴巳消洒,秋堂更雨声。”写诗人的心情已经消散,只剩下雨声在耳边回荡。这里的“秋堂”是指文人的居所,也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地方。

这首诗以清幽的环境,生动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展现了良乡县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