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注释: 1. 渔洋昔日绘成图:渔洋,指的是清代的文人顾炎武,他曾经画过《题书图》。 2. 名士题诗织锦如:名士,指的就是那些有学问、有才艺的人。他们为这幅画题诗作序,使得这幅画如同织成的锦绣一般美丽。 3. 今日秋盦重写此:秋盦,是清朝文人张英的名字,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这里的“重写此”表示重新绘制或复制这些名士的诗作,使得这幅画更加丰富多彩。 4. 风流何减禹鸿胪
【注释】 匡庐:在江西省。杂诗五首:作者自序,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1079年)夏初。 四合苍峦气郁蒸:四面是青山环绕,山势重叠,郁郁葱葱。 侧峰横岭日层层:侧面的山峰,横列的岭脊,太阳照射着层层叠叠的云霞。 云开衡岳昌黎事:云雾散开,显出了雄伟的南岳衡山。 只恐鲰生力未能:恐怕我这个平庸之辈,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壮举。 鲰生:指自己。 【赏析】 “四合苍峦气郁蒸”,这两句写庐山四周的群山
以下是对《匡庐杂诗五首》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修梅和尚大法力,归宗巨刹仍岿然:描述修梅和尚拥有极大的法力,他的寺庙依然坚固不移。 - 奈何不识黄山谷,孤负枚如与芋仙:表达了对黄山谷的不了解而感到遗憾,辜负了像枚乘和芋仙这样的贤人。 2. 译文: - 修梅和尚有大能力,归宗寺仍然坚固不动。 - 我们不认识黄山谷,真是浪费了枚乘和芋仙这样的贤人。 3.
山色湖光照眼新,落星一石亦嶙峋。 岚漪轩内抡才客,此席覃溪得替人。 注释:庐山的山水色彩明亮清澈,仿佛在眼睛前展现着新的景象,其中落星岩上的一块石头也显得格外嶙峋。在这充满灵气的地方,许多文人雅士聚集于此,挥洒才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山色和湖光,以及岩石的形态。作者用“山色湖光照眼新”来形象地描绘出庐山的自然美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清新。接着
注释: 文室、武室:指紫云山的东、西两峰。文室指东峰,武室指西峰。 卯金贞石:指紫云山的主峰。 灵光一赋:指王勃的《滕王阁序》。 赏析: 紫云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主峰海拔1234米,是江南名山之一。这首诗描绘了紫云山的雄伟壮丽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句“文室西川武室东,卯金贞石著名同”,描写紫云山的东、西两峰,分别被称为文室、武室,以象征文与武的并重。其中,卯金是指紫云山上的一块石头
注释:曾经听说唐朝有人拓印过此碑,后来它被归给了唐氏家族,依然有人继续钩摹和复制。我没想到石华会与文光携手走出紫云峰。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曾闻唐拓归唐氏”讲述了历史上有关于这个碑的故事,即唐朝有人拓印了这幅图。而第二句“依旧钩摹付小松”则描述了这幅图现在仍然被保存在一个小松树旁边,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首句“痴云不散漏微阳”: - 关键词:“痴云”指的是天空中聚集的厚重云层。 - 解析:此句描述的是一幅清晨的景象,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下微弱的光芒。这里的“痴云”形象地描绘了早晨云层的厚重和不易消散的特性,而“漏微阳”则生动地表现了阳光穿透云层的情景。 2. 次句“估客帆开叶叶张”: - 关键词:“估客”指的是长途贩运商品的商人。 - 解析
荷馈嗾獒双断石,近年方始出泥沙。 荷馈:古代用青布包裹的礼品。嗾獒:使狗顺从主人的命令。双断石:指两块断裂的石头。“方始”:最近才开始。 零圭断璧应珍护,莫任扶桑海客夸。 零圭断璧:指碎裂的玉器残片。珍护:爱惜保护。扶桑海客:对海外客人(多泛指外国人)的称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紫云山探碑图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紫云山探碑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同时
注释: 1. 断楮零缣敦古欢,传形精拓世称难。 译文: 断裂的纸片和稀疏的丝帛,都能表达出古人的喜悦,而这种传神的精微刻画被誉为世界难题。 2. 晁陈欧赵均同例,一样烟云过眼看。 译文: 晁、陈、欧、赵四位名家的作品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就像看烟雾般飘渺而过,留下深刻印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的赞赏。诗人通过对比古人的书画艺术和现代的印刷技术,表达了对古代书画艺术的高度赞扬
注释:金石深交三十年,重披遗墨一潸然。 意思是,我们与清卿前辈金石相交已经三十年的时间,现在重新看到你留下的书法遗墨,我不禁泪流满面。 簠斋不作退楼死,谁是研经室再传。 你的书房里不做退堂楼那样的摆设,那么是谁能继你之后继续研究经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