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苍峦气郁蒸,侧峰横岭日层层。
云开衡岳昌黎事,只恐鲰生力未能。
【注释】
匡庐:在江西省。杂诗五首:作者自序,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1079年)夏初。
四合苍峦气郁蒸:四面是青山环绕,山势重叠,郁郁葱葱。
侧峰横岭日层层:侧面的山峰,横列的岭脊,太阳照射着层层叠叠的云霞。
云开衡岳昌黎事:云雾散开,显出了雄伟的南岳衡山。
只恐鲰生力未能:恐怕我这个平庸之辈,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壮举。
鲰生:指自己。
【赏析】
“四合苍峦气郁蒸”,这两句写庐山四周的群山。“四方”是方位名词,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苍”是颜色词,指青色。“峦”指连绵不断的高山,也泛指山。“气”指气息、气氛,这里指山上的气息。“郁蒸”是形容热气蒸腾、气氛浓密的意思,用来形容群山环抱之中弥漫着的氤氲之气,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
“侧峰横岭日层层”,这两句写庐山的景色。“侧峰”是指侧面的山峰,“横岭”是指横列的岭脊,“层”是数量词,表示层次。“日”指太阳,“层层”是形容词,表示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样子。这一句描绘的是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庐山景色。
“云开衡岳昌黎事,只恐鲰生力未能”,这两句写作者对南岳衡山的思考。“云开”是形容云雾散开的景象。“衡岳”是指衡山,又称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昌黎”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力未能”是说自己的才能还不足。这两句的意思是:希望有一天云雾散开,展现南岳衡山的雄姿;但是又担心我这个平庸之辈,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