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驭三山杳,悲怀四海同。
徽音殊未远,火德已云终。
名免佥降表,魂犹恋故宫。
无穷家国恨,邢尹更交攻。

《隆裕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是诗人黄锡朋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作者对隆裕皇太后深切的哀悼之情。具体如下:

  1. 诗词原文
    神驭三山杳,悲怀四海同。
    徽音殊未远,火德已云终。
    名免佥降表,魂犹恋故宫。
    无穷家国恨,邢尹更交攻。

  2. 关键词解说

  • 神驭三山杳:“神驭”是指皇帝的灵座,“三山”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用以象征帝王的仙逝之地。”杳”意味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整句的意思是皇帝的灵柩已经消逝在神秘的三山之中。
  • 悲怀四海同:表达了作者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悲痛之情,四海同悲表明无论远近,人们都感受到了这份哀愁和不舍。
  • 徽音殊未远:此处的“徽音”指皇室的声音或徽号(皇帝的谥号),”殊未远”表示这种声音或记忆仍然清晰可闻,但已经过去一段时间。
  • 火德已云终:这里的“火德”指的是代表皇帝统治的五行中的火元素,“云终”意味着这种象征性的统治已经结束。
  • 名免佥降表:在这里“名免”可能意味着免去了官方的哀悼仪式,而“佥降表”则是全体官员签名的哀悼文表。
  • 魂犹恋故宫:“故宫”代指皇帝的宫殿,这里表达的是尽管皇帝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灵魂依然深深地牵挂着这片曾经居住的地方。
  • 无穷家国恨: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遭受的痛苦和损失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悲伤。
  • 邢尹更交攻:这两句可能是对历史上某两个对立势力之间冲突的描述,通过使用“邢尹”来指代特定的政治对手。”更交攻”则暗示着这场争斗从未停止过,且持续至今。
  1.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隆裕皇太后驾崩后景象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女性无尽的敬意和深沉的哀悼。从“神驭三山杳”到“无穷家国恨”,每一句都透露出作者对逝去生命的深深追忆与缅怀。
    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如将皇帝的去世比作三山之去,将他的徽音视为未曾远离的记忆。这种对比与对照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悲痛与无奈。
    诗中的“名免佥降表”,“魂犹恋故宫”,以及“无穷家国恨”等词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关注与同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人去世的纪念,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这样的文学表达,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过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展示了他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通过对隆裕皇太后逝世的描述及其影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不只是简单的哀悼之作,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