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峰围斗大城,遗踪何处访渊明?
愁无白酒倾杯酌,尚有黄花绕径生。
山指双姑摇黛影,江流九派走涛声。
一家一缕炊痕白,衬出云闲夕照晴。
彭泽
千万峰围斗大城,遗踪何处访渊明?
愁无白酒倾杯酌,尚有黄花绕径生。
山指双姑摇黛影,江流九派走涛声。
一家一缕炊痕白,衬出云闲夕照晴。
注释:
彭泽:即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为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场黑暗腐败而辞官归田。
千万峰围斗大城,遗踪何处访渊明?
译文:
千万座山峰环绕着一座宏伟的城池,我四处寻找陶渊明的足迹。
愁无白酒倾杯酌,尚有黄花绕径生。
译文:
没有酒可喝让我十分忧愁,但仍然有菊花在小路上盛开。
山指双姑摇黛影,江流九派走涛声。
译文:
远处山峰指向了双姑湖,江水流动着九条支流,声音如潮涌。
一家一缕炊痕白,衬出云闲夕照晴。
译文:
一户农家炊烟袅袅升起,白色炊烟衬托出云朵悠闲和夕阳的晴朗。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彭泽”。
首联“千万峰围斗大城,遗踪何处访渊明?”描绘了彭泽的自然景观,以千万座山峰环绕的壮观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气势。紧接着,“遗踪何处访渊明?”则引出了对陶渊明的追寻与思念,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敬仰。
第二联“愁无白酒倾杯酌,尚有黄花绕径生。”承接上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忧愁,但仍然能够找到乐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又体现了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第三联“山指双姑摇黛影,江流九派走涛声。”进一步描绘了彭泽的自然景观,以双姑湖为背景,展现了群山的倒影和江水的涛声。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彭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尾联“一家一缕炊痕白,衬出云闲夕照晴。”以农家炊烟为结尾,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炊烟缭绕,白云飘飘,夕阳西下,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温馨与祥和。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农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还传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彭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陶渊明的追寻、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彭泽的自然风貌,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