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荃孙
《再宿江楼》 前月中秋登此楼,焦山白浪江中流。 今朝重向江楼宿,月明千里天如沐。 蒜岭秋横木叶残,瓜洲灯火朔风寒。 罔思梦雨横风夜,一样江山两样看。 注释: 1. 前月中秋登此楼:上个月的中秋节时,我登上这座楼。 2. 焦山白浪江中流:焦山(在今镇江)的白浪江中流淌。 3. 今朝重向江楼宿:今天又再次在江楼过夜。 4. 月明千里天如沐: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外的天空,如同被雨水淋湿一样。 5.
注释:松风四面楼三层,木兰合抱丹井澄。 神仙高士两不闻,斯堂转以宰相称。 壁间旧榜慈云护,乾隆香会标名宇。 此是先皇全盛年,道人挥涕犹追诉。 译文:松风四面吹来,仿佛有四重山峦环绕着三层的楼台,木兰树合抱的丹井清澈透明。神仙和高士都听不到这声音,但这座楼却因此被称为宰相的住所。墙壁上仍然保留着过去康熙皇帝的题词,而乾隆皇帝也曾在这里举行过香会。这是先皇在全盛时期的事迹,道人仍然挥泪追忆这件事
注释: - 山石荦确复荦确,入山径投元符宿。:山石崎岖不平,进入山林后投宿元符宫。 - 仙都宋印已见收,圭符尚宝玲珑玉。:已经收起了仙人的印章(“仙都”)和符令(“圭符”),这些宝物就像精美的玉石。 - 琼都琳馆今蒿莱,前朝经藏成飞灰。:如今的琼都琳馆长满了蒿草,前朝的经书收藏已经被焚烧殆尽。 - 巧石亭荒街夕照,濯龙池浅生苍苔。:巧石亭荒芜破败,街道在夕阳下显得凄凉;濯龙池的水浅了,长满了青苔
解析: 1. 注释: - 月华如水吹溶溶: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如同流动的水银。溶溶,形容水的流动状态。 - 开窗恰对大茅峰:窗户正对着大茅峰,即茅山。 - 阴森石壁数千仞:形容山峰险峻,石壁高大,有数里之高。 - 遐举或与笙鹤逢:指在遥远的地方可能会遇到笙和鹤,象征仙界或神仙的相遇。 - 少时意气洵无两: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无人能比。洵无两,肯定、无可比拟之意。 - 瞿唐剑阁频来往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押韵平仄相间,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青葱”即“葱翠”,指松柏苍翠。 【答案】 ①崇福宫:位于茅山西北的天柱峰下,始建于晋代,历代屡经修葺,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所建。清磬:古时佛教寺庙中用以击鼓的乐器。②戴记:指戴圣的《礼记》。洪武:朱元璋的年号。③薇:野草,这里指山中的灌木或小树。④景昭大师: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道士景云法师
【诗句】 日惟宜饮谢义洁,死便埋我刘伯伦。师心何敢追二子,幕天席地称酒人。 酒人自耕江上田,酒人不负官租钱。三百六十日中无不醉,往往袒裼街头眠。 自古长春推酒国,岂知此乐有终极。一梦游仙唤不应,长眠恰在陶家侧。 人生百年亦瞬息,叹老嗟卑究何益。何如一杯长在手,长星熠熠天无色。 人生长寿只百年,名缰利锁相钩牵。奄然摆脱去人世,犹胜愁病长淹煎。 但愿骨肉连为土,捖为盆盎杂樽俎。长头者瓶大腹瓠
自居师保尊,讵肯后党附。幸哉伉乡侯,不为萧太傅。 译文: 我自视崇高如师保之尊,岂肯随波逐流追随他人。 幸乎有君子如伉乡侯,不随俗浮沉,不依附萧何那样的奸臣。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荃孙所作《儗汉末小乐府九首》中的一首,通过对汉代末年政治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和背叛的思考。诗中“自居师保尊”表明诗人自我定位为高尚的人,不随波逐流;“讵肯后党附”则表示诗人坚决不与权臣同流合污
青青千里草,西来屯毕圭。 本初刀若利,何事待然脐。 译文: 青青的千里草,从西面涌来,覆盖了毕圭的土地。 本初的刀锋锋利,为何还要等到腹部受创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厌恶。青青千里草形象地描绘了草地的茂盛,而西来屯毕圭则暗示了战火的逼近,使得原本和平的土地变得紧张起来。通过本初刀若利这一形象比喻
《儗汉末小乐府九首·其一·伉乡俟》的诗句是:“自居师保尊,讵肯后党附。幸哉伉乡侯,不为萧太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诗句解释: 1. 自居师保尊:意指自认为地位崇高、尊贵如师保之尊。 2. 讵肯后党附:表示不愿意跟随其他党派。 3. 幸哉伉乡侯:意味着有幸遇到一个像“伉乡侯”这样的君主。 4. 不为萧太傅:表示不愿意成为萧何那样的丞相或太傅。 - 译文: 我自视甚高
【注释】 拟:仿作;汉末小乐府:东汉未年的小官署,是当时民间文学创作的机构;小乐府九首:指《古诗十九首》中第九首《行行重行行》,内容为:“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去者日以远,共此一尊酒。”这是汉代文人的自况之辞。曹阳: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驾,这里指代皇帝的车驾。何:怎么。偃蹇:高耸的样子。露宿:露天睡觉。曹阳田:曹阳县的田地上,这里指皇宫外的农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