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水吹溶溶,开窗恰对大茅峰。
阴森石壁数千仞,遐举或与笙鹤逢。
少时意气洵无两,瞿唐剑阁频来往。
今兹投老归江乡,咫尺玄都心怯上。

解析:

  1. 注释:
  • 月华如水吹溶溶: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如同流动的水银。溶溶,形容水的流动状态。
  • 开窗恰对大茅峰:窗户正对着大茅峰,即茅山。
  • 阴森石壁数千仞:形容山峰险峻,石壁高大,有数里之高。
  • 遐举或与笙鹤逢:指在遥远的地方可能会遇到笙和鹤,象征仙界或神仙的相遇。
  • 少时意气洵无两: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无人能比。洵无两,肯定、无可比拟之意。
  • 瞿唐剑阁频来往:指频繁地往来于瞿塘峡和剑门关等地。瞿塘峡位于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
  • 今兹投老归江乡:今年年迈之时选择返回故乡。今兹,现在这个时候。投老,指人老年归来。
  • 咫尺玄都心怯上:形容距离很近但又觉得遥不可及,心中感到畏惧。玄都,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1. 译文:
    月光如水般皎洁明亮,洒在大茅山的峰巅,我推开窗子正好看到这壮观的景象。
    大茅山的险峻石壁高耸入云,有几千里高。
    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无人能比,我曾频繁地往来于瞿塘峡和剑门关等险要之地。
    现在年迈归隐江边,虽近却感觉遥不可及,内心充满畏惧。

  2.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作。首句通过“月华如水”来比喻月光之美,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接下来三句描写了大茅山的景色,通过“阴森石壁数千仞”展现了山的雄伟壮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不再,回归故里却又感到难以亲近的感觉,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感慨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又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