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远从溧水到,青鞋布袜真同调。
诮我疏慵策我起,振衣自愿作前导。
千回百折登峰巅,金坛城郭在眼前。
呼吸真疑帝座连,豪气直压孙与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诗句的意思和语言特征理解诗意,并结合选项要求作答。“茅山”指今江苏省句容县境内的茅山,因山上盛产茅草而得名,古时有茅山道院,是道教名山之一,故又称“天门山”。这首诗为作者游览茅山时所作。诗人由溧水出发,一路风尘仆仆来到茅山。一路上,他看到许多穿着布衣、拖着青鞋的人,觉得他们很清高闲散,就讥笑他们太疏慵了。这时正好有人催他起床,他就振衣起舞,自愿作前导。经过千回百折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峰巅。眼前的金坛城郭尽收眼底,呼吸之间似乎连天帝的座位也隐约可见。豪情万丈,直压孙皓与谢玄。

【答案】

译文:

我乘马从溧水出发,一路尘土仆仆来到茅山。看见许多人穿着布衣、拖着青鞋,觉得他们很清高闲散,就讥笑他们太疏慵了。这时正好有人催他起床,他就振衣起舞,自愿作前导。经过千回百折的攀登,终达峰巅,眼前的金坛城郭尽收眼底。呼吸之间似乎连天帝的座位也隐约可见。豪情万丈,直压孙皓与谢玄。

注释:

溧水:古县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南。

傅子远:人名。

青鞋布袜真同调:穿着青鞋、脚穿布袜,真是志趣相同的人。

诮我疏慵(qiào):讥笑我疏懒悠闲。诮,同“诮”,嘲笑;慵,懒。

策我起:催促我起身。

振衣:抖衣服。作前导:做向导。

峰巅:山顶。

金坛: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钟山南麓。这里泛指南方名山。

帝座:帝王的车驾。帝,帝王。座,车。

豪气:豪放的气概。

直压:比得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